汉字靓仔 作品
第445章 《语言迷宫建构》(第2页)
三、存在困境的拓扑学转译
"坏习惯,一天,一天天……"的时空累积,精准捕捉海德格尔"被抛状态"的生存困境。诗中"爬格"动作的西西弗斯式重复,与加缪《西西弗神话》形成互文——当"写作"从创作行为异化为生存本能,每个填满的方格都成为存在主义的见证仪式。
"格外格"的双关语构造(粤语"格外"兼有"特别"与"超越框架"之意),巧妙解构了列维纳斯"他者"哲学。诗人通过方言的多义性,在语言牢笼中撕开裂隙:当思维(格惗)试图突破符号系统时,新的语言囚笼又在生成。这种永劫回归的困境,恰似博尔赫斯笔下"巴别图书馆"的隐喻。
四、东方美学的现代性转生
"天格地,地格天"的循环句式,暗合《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的宇宙观。但与古典哲学不同,诗人将这种对应关系置于现代写作语境,使传统"格物致知"转化为后现代的"格字致困"。这种转化过程与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讨论的"风景发现"机制异曲同工——当书写工具从毛笔变为原稿纸,认知图式也随之变异。
诗中时间意象呈现《周易》"七日来复"式的螺旋结构:"细个→天格"的生命历程与"一天天→天天格"的创作历程形成双螺旋。这种时空嵌套模式,既呼应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理论中的时间之矢,又保留东方"劫波"概念的循环特质,在量子物理与传统佛学间架设诗学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