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425章 《在俚俗狂风中叩问生命本质》(第2页)

二、生命政治的双重变奏

在\"大排档\"与\"圣坛\"的镜像结构中,诗人揭示了生命叙事的权力维度。大排档里\"流行\"的生命话题,与圣坛上\"标榜\"的生命教义形成微妙张力,这让人想起福柯关于生命政治的双重面孔:既是市井街头的日常实践,也是权力机器的规训对象。而\"魂魄的兄弟姐妹\"这一超现实意象,恰似但丁《神曲》中游荡的亡灵,暗示着生命在物质与精神维度的永恒徘徊。

当诗人嘲讽\"孤寒嘅碳基\/纵欲嘅碳基\"时,碳基生命的悖论性昭然若揭。这种批判与《庄子·大宗师》\"以生为附赘悬疣\"的生死观形成互文,却又被赋予消费社会的全新注解。\"硅基生命不需要排泄\"的断言,既是对科技乌托邦的戏谑,也暗含对资本主义生产-消费链条的隐喻。这种跨维度的生命政治书写,使诗歌成为赛博格时代的《物性论》。

三、赛博格时代的物哀美学

\"识唔识哭笑\"的终极追问,将诗歌推向存在论的核心场域。这个充满广府生活智慧的疑问,既是对Ai情感模拟的质疑,也是对海德格尔\"此在\"本质的再思考。当诗人用\"揸咈\"(掌控)消解主体性神话时,我们似乎看到《楞严经》\"七大皆周遍法界\"的缘起观,在量子纠缠的语境下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