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410章 《山道上的生命哲学》

《山道上的生命哲学》

——论树科粤语诗中的存在困境与精神突围

文\/诗学观察者

(导言:方言写作的现代性突围)

粤语诗歌在当代汉语诗坛呈现独特的语言景观,树科的《爬山嘅意义》以岭南俚语构建的诗歌空间,恰如钱钟书所言\"方言可通幽\"的文学实验。诗人将\"行山\"这一岭南日常行为转化为存在论命题,在\"山道\/归途\"的辩证关系中展开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哲学思考。这种口语化表达并非简单的民俗展示,而是延续了黄遵宪\"我手写我口\"的诗学主张,在\"人山人头\"的市井白描里暗藏庄禅智慧。

(意象谱系:山岳符号的多重解构)

诗中的\"山头\"意象具有三重解构向度:作为自然实体的地理空间,作为社会隐喻的竞争场域,以及作为精神象征的终极追问。\"重阳登高\"的传统意象被解构为现代性迷思,诗人以\"到咗顶噈得咗?啩\"的反诘,质疑着世俗成功学的价值根基。这种解构策略令人想起陶渊明\"久在樊笼里\"的觉醒,却在当代语境中更显尖锐——当\"山顶\"成为消费主义时代的成功图腾,诗人的发问恰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的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