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332章 《方言的绿洲》(第3页)

《我嘅沙湖,我嘅绿洲》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它展示的方言诗歌可能性。在普通话教育普及的今天,方言写作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对诗歌表达疆域的拓展。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每种语言都包含着独特的世界观",粤语诗歌正是通过"噈"、"嘟"、"冇"这些独特的语言形式,传递出广府文化中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情感态度。树科的实践表明,方言不是诗歌的障碍,而是其独特性的源泉;地方不是创作的局限,而是想象力的起飞点。

回望这首十六行的短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具体水域的肖像,更是一种地方性诗学的生动演示。在这个演示中,方言成为测量世界的独特尺度,沙湖成为检验存在的诗意坐标。当诗人写下"我嘅望江亭/我嘅诗歌步道"时,他完成的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命名,更是对精神家园的建构。这种建构既是个人的,又因其语言的地方根性而具有文化代表性。在当代诗歌日益陷入语言游戏和概念迷宫的背景下,树科的粤语诗作犹如他笔下的沙湖,以其清澈的地方性和真实的生命感,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可贵的诗歌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