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304章 《存在之思与诗学突围》(第3页)

四、现代性书写的困境与突围

在全球化语境下,这首方言诗歌呈现出文化身份的焦虑与自觉。当诗人选择用粤语写作时,实际上是在对抗普通话的霸权话语,这种选择本身即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扞卫。诗中"规矩"与"无声"的对抗,可视为福柯"话语即权力"理论的诗意演绎。方言作为"少数文学"(德勒兹语),在此成为抵抗同质化的诗学武器。

诗歌结尾的宇宙意象,既是对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现代回应,又是对艾略特"客观对应物"理论的东方转化。"春水"的古典意象被赋予量子力学的当代视野,在"大宇宙"的终极追问中,方言写作突破了地域局限,直指人类共同的精神困境。这种从方言到宇宙的飞跃,完成了德里达所谓"危险的补充"——在边缘处重建中心。

这首仅八行的短诗,在方言的方寸之地开掘出存在的深渊。当"自白"与"唔自白"的辩证运动最终升华为"心俾大宇宙"时,我们看到了当代汉语诗歌的某种可能性:在解构语言的同时重构精神,在坚守地域性时抵达普遍性。这种诗学实践,既是对岭南文化基因的现代转化,更是对汉语诗歌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在这个意义上,树科的粤语诗写作,为困顿中的现代诗歌提供了重要的突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