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231章 《时空重构与精神返乡》(第3页)
诗中"倾听海冮浪"的"倾听"姿态尤具深意。冼玉清在《广东释道着述考》中梳理的岭南文化史,正是对珠江浪涌的持续倾听与回应。当诗人将"浪"的实体(江浪)与虚体(声浪)并置时,实际上构建了德里达所谓的"原文字"(arche-writing)场域——在这里,赵佗筵席的编钟余韵、十三行码头的木排撞击声、夜游船的汽笛交响,共同编织成超越时空的文化声景。
结语
《返到秦汉唐宋》的文本实践,展现了粤方言诗歌穿越历史层岩的惊人张力。诗人通过创造性的语言考古,既掘发出南越王墓漆器铭文般的古朴质感(麦英豪《南越王墓志》),又熔铸出珠江新城玻璃幕墙般的现代光泽。这种诗学建构,本质上是对"岭南"概念的重新赋形——不再拘泥于地理疆界或文化本质主义的界定,而是将其转化为流动的、生产性的意义空间。正如诗末珠江夜游船划开的水纹,涟漪所及之处,皆是秦汉唐宋在当下的诗意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