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木棉意象下的爱情诗学》
《木棉咁样嘅爱情》(粤语诗)
一一广东文学馆现代厅鲁迅许广平先生"意象"感觉,诗之
文/树科
我哋唔单止,俾面前嘅两位先生塑像
咁亲爱嘅尊容墟撼……
仲俾,一幅先生俩嘅影像
吸睛哈:左郁一下,右郁一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郁郁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呵呵,真系木棉咁样:
你喺树,又喺花
佢喺花,又喺树……
《树科诗笺》2025.3.2.穗城珠江畔.作协之家
《木棉意象下的爱情诗学》
——论《木棉咁样嘅爱情》的情感表达与文化意蕴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的多元图景中,树科的《木棉咁样嘅爱情》以粤语方言为载体,以广东文学馆现代厅鲁迅与许广平先生的塑像及影像为触发点,构建起独特的诗歌美学空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经典爱情的致敬,更通过木棉这一极具岭南特色的意象,将地域文化、历史记忆与情感体验熔铸一炉,在诗学层面呈现出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价值。
一、粤语方言的诗性张力:语言与情感的契合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的重要分支,以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承载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在《木棉咁样嘅爱情》中,诗人大胆运用粤语方言,如 “唔单止”“墟撼”“吸睛哈”“郁一下” 等词汇,赋予诗歌浓郁的地域特色与生活气息。这种方言的运用并非简单的语言猎奇,而是通过鲜活的口语表达,打破了传统诗歌语言的典雅范式,使诗歌更贴近生活真实,增强了情感传递的直接性与感染力。
方言在诗歌中的运用,自古便有迹可循。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采用巴楚一带的民歌方言,将少女初恋时的微妙心理描绘得生动鲜活。树科在《木棉咁样嘅爱情》中对粤语的运用,同样实现了语言与情感的深度契合。“唔单止,俾面前嘅两位先生塑像 / 咁亲爱嘅尊容墟撼”,“墟撼” 一词生动地描绘出塑像带来的震撼之感,这种震撼不仅源于塑像本身的艺术感染力,更源于其承载的历史与情感重量。方言的运用,让诗歌在表达上更具个性,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广东文学馆的现场,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氛围。
二、木棉意象的多维建构: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木棉作为岭南地区的代表性植物,在诗歌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高大挺拔,花朵火红艳丽,既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又蕴含着热烈奔放的情感。在《木棉咁样嘅爱情》中,木棉意象的运用成为全诗的核心,诗人通过对木棉 “你喺树,又喺花 / 佢喺花,又喺树” 的描绘,将木棉的自然形态与鲁迅、许广平的爱情进行类比,构建起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