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151章 《存在之问与语言之舞》(第3页)
五、未完成的诗学:开放性的终极追问
结尾处"各各嘅幸福"的省略号,不是语意的中断,而是德里达"延异"理论的诗学实践。诗人故意保留的语义空白,邀请读者参与意义的生成,这种"作者之死"的现代性姿态,使诗歌成为永续的对话场域。正如帕斯所说"诗歌是永远未完成的对话",树科在此构建的不仅是文本,更是开放的思想共同体。
在人工智能时代,当siri可以背诵里尔克,Chatgpt能模仿艾略特,这首粤语诗以其不可替代的方言特质与存在深度,扞卫了人类诗歌的尊严。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算法推荐的清单里,而在各各独特的生命体验中;不在消费主义的许诺中,而在"各各嘅不幸"与"各各嘅幸福"的辩证运动里。
珠江的潮水终将退去,但《我嘅幸福》的诗学浪潮仍在拍打现代性的堤岸。树科以市井之语承载形上之思,用方言之声对抗同质之痛,在解构与建构的辩证法中,为当代诗歌开辟了新的可能。当我们在"各各嘅"迷宫中寻找出路时,或许会发现:对幸福的终极追问,本身就是最接近幸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