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150章 《粤语诗学的在场与重生》

《粤语诗学的在场与重生》

——《我嘅幸福》的文本肌理与哲学图式

文/一言

一、方言诗学的本体论突围

"乜系幸福?"这个穿透寰宇的叩问,自柏拉图《会饮篇》中阿里斯托芬的圆球人寓言,到庄子"子非鱼"的濠梁之辩,始终萦绕着人类文明的穹顶。树科以粤语特有的"叠字褶皱"("真嘅真嘅真真嘅")撕开现代性语境下幸福叙事的伪饰,让方言重返诗性本源。正如巴赫金所言"方言是抵抗文化同质化的最后堡垒",诗中"几钱一斤"的世俗诘问,实则暗含海德格尔"存在之真理"的哲学维度——当粤语特有的量词"斤"与抽象概念"幸福"并置,既瓦解了笛卡尔式的主客二分,又延续了岭南"以俗为雅"的诗学传统,恰似屈大均《广东新语》载:"粤人谓平易近情曰抵谂。"

二、复调结构中的意义漩涡

全诗四章构成严谨的辩证结构:首章"被问"与次章"反问"形成对话张力,第三章以粤语特有的语气词"噃"转折,末章"各各"的反复咏叹完成形而上升华。这种"问答嵌套"模式令人想起敦煌变文《茶酒论》的辩论体式,却在现代性语境中焕发新机。尤其"各各嘅不幸/各各嘅幸福"的悖论式表达,暗合谢林"同一哲学"中对立物的原始同一性,而粤语特有的入声字"各"(gok3)在口腔中的短促爆破,恰恰模拟了现代人精神困境的碎片化生存状态。

三、音韵图式与存在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