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99章 《墨色与光芒的辩证》

《世界同夜景》(粤语诗)

文/树科

灰,灰,灰灰

灰灰灰,灰到黑啫……

黑,黑,黑黑

黑黑黑,黑到墨咁……

光,光,光光

光光光,光到剑范……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想:一一啲光芒……

《树科诗笺》2025.2.13.粤北韶城沙湖畔

《墨色与光芒的辩证》

——论《世界同夜景》的诗性哲学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浩渺星河中,树科的《世界同夜景》以其独特的粤语表达与极简主义的诗性架构,犹如一柄锐利的剑,刺破现代诗歌日益繁复的修辞迷雾,在读者心中刻下深刻的印记。这首创作于 2025 年 2 月 13 日粤北韶城沙湖畔的作品,虽仅有寥寥数语,却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考与浓烈的情感张力,展现出诗人对世界本质的独特洞察与艺术表达。

一、极简语言的美学力量

诗歌开篇以 “灰,灰,灰灰 / 灰灰灰,灰到黑啫……” 的重复句式展开,犹如灰暗的潮水层层漫涌,将读者瞬间裹挟进一片混沌的视觉与情感空间。这种重复并非简单的语言堆砌,而是诗人精心设计的语言策略。在语言学层面,重复能够强化情感的浓度,使读者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到灰暗情绪的逐渐累积与蔓延。就如同杜甫在《秋兴八首》中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的重复意象运用,通过对壮阔而压抑景象的反复渲染,将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推向高潮。而在《世界同夜景》中,“灰” 的不断重复,不仅描绘出夜晚光线渐弱、天色转暗的自然过程,更隐喻着现实世界的模糊与混沌,给人以一种迷失与压抑之感。

紧接着,“黑,黑,黑黑 / 黑黑黑,黑到墨咁……” 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黑暗的意象。“黑到墨咁” 的粤语表达,极具地域特色,将抽象的黑色具象化为浓稠的墨汁,使读者仿佛能触摸到那化不开的黑暗。这种语言的具象化处理,与白居易《琵琶行》中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的通感手法异曲同工,通过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与触觉感受,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在这里,黑暗不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象征着生活中的困境、未知与迷茫,诗人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隐喻的黑暗图景。

当诗歌的节奏在黑暗的极致中达到顶点时,“光,光,光光 / 光光光,光到剑范……” 如惊雷般划破黑暗,带来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光到剑范” 的表述,将光芒的锐利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一道利剑,斩断黑暗的枷锁。这种从灰暗到黑暗再到光芒的语言节奏转换,恰似音乐中的强弱对比,使诗歌产生了跌宕起伏的韵律美。在西方诗歌中,艾略特的《荒原》也通过节奏的变化与意象的跳跃,展现出荒原般的精神困境与对希望的追寻,而《世界同夜景》同样以其独特的节奏把控,引领读者在黑暗与光明的交替中感受情感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