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90章 《在粤语韵律中叩问文明的本质》(第2页)

这种对文明本质的质疑与追问,在哲学史上也有着深厚的渊源。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其 “产婆术” 式的提问方式,不断追问事物的本质,引发人们的思考。他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和追问,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不断探索真理。树科在诗歌中对文明的追问,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引导读者深入思考文明的本质,而不是简单地接受现有的观念和定义。这种质疑与追问,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辨精神,也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文明认知的辩证思考

“文明唔文明,唔喺黑噈白?点止咁简单,泼墨有空白……” 这几句诗进一步深化了对文明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文明认知的辩证思维。诗人指出,文明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不能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和判断。就如同泼墨作画,画面中不仅有浓墨重彩的部分,也有留白之处,文明的内涵也是丰富多样、充满变化的。

这种辩证思考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观念不谋而合。阴阳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文明的认知中,也存在着这样的辩证关系。文明既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也可能存在着消极、落后的因素;不同的文明之间既有差异和冲突,也有交流和融合。树科通过诗歌的语言,将这种复杂的辩证关系形象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对文明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他提醒人们,在看待文明问题时,不能片面、简单地做出判断,而应该以一种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理解和把握文明的本质和内涵。

三、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文明诠释

(一)文明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诗歌最后一句 “文明唔文明,文化万万年……” 将文明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出文明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文化的源远流长是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文明的兴衰更替与文化的传承演变紧密相连。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文明形态,而文明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其灿烂的文化传承就是文明延续的有力证明。从甲骨文到汉字的演变,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从儒家思想到道家、佛家文化,中国的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明体系。树科在诗歌中强调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正是对这一历史事实的深刻认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认为只有珍视和传承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发展文明。

(二)地域文化对文明的独特贡献

由于诗歌采用粤语创作,其本身就体现了地域文化对文明的独特贡献。粤语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粤语诗歌、粤语歌曲、粤语戏曲等艺术形式,都是粤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树科的粤语诗《文明唔文明》,将粤语文化与对文明的思考相结合,使诗歌具有了双重的文化价值。一方面,它展现了粤语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粤语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粤语这一地域文化载体,对文明这一普遍的人类命题进行探讨,丰富了文明的内涵和表达方式。这种将地域文化与普遍文明相结合的创作方式,体现了诗人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文明发展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而应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