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68章 《泥尘中的哲学突围》(第2页)
"点睇?"的终极追问以疑问句式收束全诗,将此前构建的解构大厦悬置于未完成状态。这种开放式结尾不是认知的终止,而是新的思考起点。诗人通过制造认知断裂,迫使读者在语言废墟中重建意义体系,在解构的灰烬里寻找重生的可能。
三、存在的叩问:泥尘哲学的现代性转译
在解构的表象之下,诗作潜藏着对存在本质的深刻焦虑。"一泥尘"的意象反复出现,构成贯穿全诗的隐喻轴心。这个源自佛经的意象,在粤语口语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既是对"须弥纳芥子"的逆向书写,也是对存在虚无的现代性回应。当诗人宣称"天人合一"时,实则是以反讽姿态揭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我们越是高喊天人合一,越暴露出精神世界的割裂状态。
"邋刹"与"栋梁"的价值倒错,暗示着后现代语境下的身份危机。在符号泛滥的时代,传统价值标准面临失效,诗人通过语言的暴力平权,为所有存在物争取合法席位。这种表面上的价值相对主义,实则是对本质主义思维模式的彻底颠覆,在解构的废墟上为多元共生预留可能性空间。
四、诗学的重构:方言书写的当代性实践
作为粤语诗作,语言选择本身即构成解构策略的重要维度。方言中的俚俗语汇、语气助词与民间谚语,共同构建起反精英的话语场域。"嘟讲啦喺"等方言词汇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本的地域色彩,更在语言层面实现了对普通话霸权的抵抗。这种方言书写不是地域主义的自我封锁,而是对语言同质化趋势的积极回应。
在形式层面,诗作打破传统诗歌的韵律规范,以口语化的自由节奏模拟日常对话。标点符号的非常规使用(如省略号、破折号)与排比句式的叠加,创造出独特的呼吸节奏,使文本成为可诵可唱的口语诗剧。这种形式创新与内容解构形成同构关系,共同完成对诗歌本质主义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