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41章 《碳硅战争与诗性抵抗》(第2页)

【语言策略与文化抵抗】

粤语作为诗性介质的选择,本身构成对技术普遍性的抵抗。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入声(如"悭"、"制")、特有量词("啲")、语气助词("嘅")等语言化石,在数字语码横扫全球的语境中,成为守护文化多样性的微型堡垒。这种语言选择与诗歌主题形成双重抵抗:既对抗技术霸权对地域文化的消解,又抵御标准汉语对语言生态的规训。

诗人刻意制造的技术术语与俚俗表达的碰撞,形成独特的解构张力。当"熵增"遭遇"真怕怕",当"赋能"碰撞"悭番啲",这种语体混搭不仅解构了技术话语的严肃性,更暴露出所谓"智能革命"在生活世界的荒诞性。这种诗学策略令人想起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批判——在技术无限复制的狂欢中,诗人用方言的不可译性守护着最后的灵韵。

【诗学结构与认知突围】

全诗采用"对话-独白-宣言"的三段式结构,暗合人类应对技术挑战的心智演变过程。前部的文理对话展现认知冲突,中部的婚姻隐喻揭示伦理危机,后部的排比宣言完成价值确证。这种递进结构对应着技术批判的三重维度:认识论层面的真伪之辩、伦理学范畴的善恶之争、本体论领域的存在之思。

诗中反复出现的"千祈"(千万)构成抵抗强音,这个粤语特有副词携带的紧迫感,在"亿兆能"的技术狂想面前,竖起人文精神的最后界碑。而"奴隶出身"的尖锐指认,则将批判锋芒直指技术起源的原罪——从蒸汽机到Chatgpt,每个技术飞跃都暗含着对人的工具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