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靓仔 作品

第24章 《语言狂欢与哲学叩问》(第2页)

二、荒诞与崇高的辩证:文本的多重语义场

《宇宙同泥土》在语言狂欢的表象下,隐藏着深刻的哲学思辨。诗歌前半部分以近乎戏谑的口吻嘲讽 “真唔自量,自弹自唱罢啦”,营造出荒诞的喜剧氛围。这种荒诞感不仅来自于方言的口语化表达,更源于诗歌中矛盾意象的并置。“尘” 作为微小、卑微的象征,与 “搞笑” 结合,消解了其原本可能蕴含的悲剧色彩,使诗歌呈现出一种玩世不恭的姿态。

然而,诗歌后半部分笔锋急转,“神,神?,神一样?”,“冇穷冇尽冇限冇可比较嘅”,语言风格陡然变得庄严、肃穆,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神性与崇高的语义场。“仲有条道,道大于玄,德行天下”,这里的 “道” 与 “德” 显然超越了日常语义,指向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概念。诗人通过这种从荒诞到崇高的突变,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意义空间,迫使读者思考世俗与神圣、渺小与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

这种语义场的转换,在诗歌结构上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前半部分的嘲讽与后半部分的歌颂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于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宇宙既包含了琐碎、荒诞的日常,又蕴含着神秘、崇高的终极真理。泥土般卑微的存在与神一样的无限可能,在诗歌中相互映照,共同构成了对世界复杂性的生动诠释。

三、语言狂欢背后的哲学沉思:解构与重建的双重变奏

《宇宙同泥土》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语言实验,更在于其对哲学命题的独特探索。诗歌通过对语言的解构,实现了对传统认知框架的突破。当 “神” 与 “尘”、“道” 与 “搞笑” 在诗歌中并置时,诗人实际上在质疑人类固有的价值判断标准。我们习惯将事物分为高贵与低贱、神圣与世俗,但在诗歌构建的世界中,这些界限变得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