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雪寒江 作品
第320章 宏丰帝的叮嘱(第2页)
有了晒盐场,就能大量晾晒海水,得到海盐。
有了海盐,就能腌制海鱼,即便是炎炎夏日,有腌渍熏干的办法,也能得到美味的鱼干。
缺粮的时候,鱼干总比观音土、草根树皮好吧?
打开了这个思路,赵清虎提到了不少海产品。
汪洋大海之中,可是无数的资源。
不仅有海鱼,还有海虾、海带,这些东西晾晒成干货,保存期不短。
只要运输路线规划出来,以海洋资源反哺大渊皇朝不是问题。
大渊皇朝沿海城镇也有不少,让居住在沿海的百姓多吃鱼,少吃粮食,也能节省一些粮食。
似乎,肚子里面没有油水,吃多了海鲜会伤身体?
脑中念头一闪,赵清虎摇了摇头,算了,他也不是神,管不了太多。
宏丰帝对于赵清虎的建议很感兴趣。
太子不就在天津卫吗?
从回报的消息来看,天津卫靠海的地方,已经大量开辟晒盐场,都是雪花盐业的产业。
太子去了,海盐产量不会低。不仅是晒盐场,有了无烟煤,还可以海水煮盐。
刚好,他们又在打造船只,准备远洋,出海捕鱼,还能借此让水手练习练习。
“这个办法不错,值得期待。”
宏丰帝当即让随侍的翰林下旨给太子,让他负责此事。
“爱卿,胡志英来了折子,提议修建一条马路,从京城到房山煤矿,有三十多里,你怎么看?”
“陛下,这是朝政,臣就不参与了吧?”
这种具体的事务,赵清虎头疼。
他要是愿意参与进来,那上奏折的就不是胡志英,而是他。
“他让国库出钱。”宏丰帝笑了,也提到了关键。
“国库有钱!”赵清虎立马补了一句。
基础建筑,没道理让皇家煤炭银行承担啊,这是朝廷的职责。
朝廷从万民手上收取税赋,修桥铺路,就是朝廷的责任。
总不能,让煤炭商会出钱修建道路吧?这水泥大马路,跟那木轨可不一样。
从房山煤矿,修建两条木轨连接通州码头,当初还是南王拍板,花了不少银子呢。
如今有了董事会,皇家煤炭的股权拆开,再要花大力气,去修桥铺路,董事会那些家伙也不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