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嘢督鸠呱伱 作品

第136章 寒阶苔印觅旧踪(第2页)

“好。”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我们走。小心一点。”

沈青临赞许地看了她一眼,他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和最终的决心。他从勘探箱里取出一支强光手电,打开,雪亮的光柱瞬间刺破了周围的昏暗,也照亮了前方石阶上的苔痕与磨损。他走在前面,每一步都踩得很稳,同时仔细观察着两侧墙壁和上方,警惕任何可能的异动。

阮白釉紧随其后,她的感官也提升到了极致。空气中潮湿的霉味似乎更加浓郁了,水滴声仿佛也变得更加清晰,甚至能听到自己因紧张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石阶并不算陡峭,但因为湿滑,走起来格外需要小心。光线只能照亮前方一小片区域,更远处的黑暗如同张着巨口的怪兽,随时可能吞噬他们。

他们沿着石阶向上盘旋,走了大约几十级,周围的环境没有任何变化,依旧是斑驳的砖墙和锈蚀的管道。沈青临偶尔会停下来,用手电扫视墙壁上的划痕或是地面上不易察觉的印记。那些磨损的痕迹一直清晰地延续着,证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

“这里像是个废弃的防空洞,或者是某个老建筑的地下管廊。”沈青临低声说道,他的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带起轻微的回音,“看这些砖的样式和砌法,至少有七八十年以上的历史了,很可能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产物。”

这个时间点让阮白釉的心头又是一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那套骨瓷茶具诞生的时期,也是古卷上可能记载的“玄鸟秘社”活跃的年代。难道说,这个秘社的据点,或者说与他们相关的设施,就隐藏在雾港市这些被遗忘的角落里?

“这些痕迹很新。”沈青临蹲下,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捻起一点刚蹭落的苔藓碎屑,“看这断口,还很湿润,边缘也没有完全干燥蜷曲。我推测,最近一次有人经过这里,可能就在几天之内,甚至更短。”

几天之内?阮白釉感到一阵毛骨悚然。这意味着,他们和那些神秘访客擦肩而过的时间,可能非常非常近。他们此刻的探寻,是否已经被对方察觉了?

她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试图用疼痛来驱散恐惧。她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可怕的可能性,而是集中精神观察周围。光线扫过之处,墙壁上似乎有一些模糊的刻痕,不像是天然形成,也不像是无意识的刮擦。她示意沈青临停下。

沈青临将光束聚焦在那些刻痕上。那是一些奇怪的、扭曲的线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难以名状的图案,既像某种象形文字,又像某种抽象的符号。图案很小,而且刻得很浅,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

“这是什么?”阮白釉轻声问。

沈青临仔细辨认着,眉头越皱越紧。“不认识。不是我知道的任何一种文字或标记。但……”他用手指描摹着图案的轮廓,“它的风格,和古卷上的一些装饰性图案,有点相似。”

这个发现让两人精神一振。这或许是“玄鸟秘社”留下的某种标记?代表着什么?是警告,是引导,还是别的什么含义?

沈青临拿出手机,对着那个图案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继续向上走。有了这个发现,他们更加小心,仔细搜索着墙壁和地面,希望能找到更多类似的标记。

又向上走了十几级台阶,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继续向上延伸,另一条则拐向侧面,通往一个更加黑暗的拱形门洞。石阶上的磨损痕迹在这里分岔了,一部分通往上方,另一部分则明显拐进了那个门洞。

沈青临用手电照向门洞内。里面似乎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墙壁同样是老旧的砖石结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碎石和杂物。通道深处一片漆黑,看不到尽头。

“痕迹分开了。”沈青临沉吟道,“一部分人继续向上,另一部分人进了这条通道。”

“我们……走哪边?”阮白釉问道,她的目光在两条路之间游移不定。向上似乎是更常规的离开路线,但那条拐进去的通道,却透着一种更加神秘和引人探究的气息。那些人特意拐进这里,是为了什么?

沈青临将光束在两条路径的入口处反复扫过,比较着苔藓的磨损程度和残留的痕迹。“进通道的痕迹似乎更明显一些,磨损也更重。”他做出了判断,“而且,你看这里。”

他指向通道入口处的地面,那里有一小片不太明显的湿印,像是有人停留时鞋底的水渍留下的,形状还很清晰。“这个水渍干涸的程度,比台阶上的更新。说明最近一次有人来,是进了这条通道。”

这个判断如同一个无声的邀请,又像是一个危险的诱饵。阮白釉的心跳再次加速,她知道沈青临的意思。最有可能接近真相,或者说最有可能接近那些神秘访客去向的,就是这条侧向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