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言论(第2页)

对于朱允熥这个想法,杨士奇也是认同的。

杨士奇认为朝廷要赚钱,税必须要改,尤其是商税,除了盐铁等要抓牢,还要对外贸易。

这些想法,都是基于朱允熥。

朱元璋认真想了想,点头道:“你这人,不错!”

杨士奇躬身道:“多谢陛下的夸奖。”

朱元璋又道:“回到刚才的问题上,你认为怎样才能让百姓,恢复对大明宝钞的信用?”

他对宝钞,还是念念不忘。

印钱还是好的,只要宝钞的信用能维持下去,发行的钱,可以应对很多缺钱的情况。

杨士奇道:“首先朝廷必须要带头主动使用宝钞,这是必然的,其次有多少储备的钱,印多少宝钞,保证有钱兑换,才能让百姓放心使用,再者是要防伪,这个难度可能比较大,还有最重要一点。”

朱元璋好奇地问:“最重要的,是什么?”

“言论!”杨士奇说道:“元末,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然后天下人反元,这就是言论的作用,白莲教、弥勒教、太平道等,为何那么多信徒愿意追随?也是利用言论的手段,让信徒信服。”

闻言,朱元璋坐直了身子。

作为皇帝,他当然懂得杨士奇这样说,到底什么有意义。

“你是想让咱,用白莲教那样的手段,去控制天下百姓?”

朱元璋问道:“然后咱告诉他们,宝钞能用,他们一定愿意用?”

杨士奇摇头道:“白莲教的手段,终究是末流,不好用。臣在空闲的时候,曾和三皇孙殿下商量过此事。”

“唐代有官报,是进奏官向地方抄发朝廷的消息。”

“宋代有邸报和小报,前者和官报差不多,后者是在民间发行,刊登的是要传于民间的官方消息,有时也称之为新闻。”

“元代有通政院,向地方传报。”

“我们大明有通政司,除了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还有抄发消息的作用。”

“如果把通政司这方面的作用利用起来,如形成宋代小报,向民间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