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的使命 作品

第2157章 有前因,也有后果

  冯青心情不错,盛情款待王丛,就是向厉元朗抛出橄榄枝。

  实际上,冯青能有今天,背后的最大推手,乃是原组织部长、现任省委副书记的郑令文。

  而郑令文,正是郭启安这条线上的左膀右臂。

  论起来,说他是郭启安的人,一点不为过。

  其实,王锡民反映的情况,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但冯青霸道,绝非信口雌黄。

  原因有两点。

  一个是,王锡民是从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位置上,就任边口市委书记的。

  说实话,关于这个位置,还真不是冯青心甘情愿争取来的。

  当时,原来书记突发疾病,倒在岗位上。

  书记一职空悬,导致边口市一度出现极不稳定情况。

  道理很简单,有希望竞争这一位置的人,各个摩拳擦掌,都铆足劲想要尝试一下。

  你争我夺,很容易出现不可预测的意外发生。

  而这种意外,肯定是负面的,会在干群之中引发不好影响。

  省委考虑到这些因素,认为此事不能拖泥带水,必须快刀斩乱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尽快确定书记人选。

  作为掌握全省干部调配的组织部长,郑令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冯青。

  冯青是他的副手,无论能力还是资历,绝对没问题。

  然而,冯青对于出任边口书记,并不感冒。

  因为边口在全省地级市中,经济发展等各项指标,处于中下游。

  别看身为边境城市,由于隔江相望的对面国度,实在贫瘠。

  并且在各种不可控的因素下,经常关闭边境。

  贸易来往时断时续,不能保证数量,也对边口市的外贸经济,起不到任何波澜。

  所以说,想要在边口做出成绩,为日后有更大发展,显然潜力不足。

  可郑令文主动找到他,隐晦的表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多少双眼睛贼溜溜盯着,你冯青若是挑三拣四,非要等到心仪位置,估计就没戏了。

  换言之,再有这类空缺,郑令文也不会向省委推荐他了。

  得不到组织部长的垂青,等于封死晋升之路。

  即便冯青心里一百个不愿意,还是违心同意。

  和得罪郑令文相比,自己那点小心思,根本不值一提。

  有了郑令文的推荐,加之省委急切心情,一切水到渠成。

  不出三天,在省委常委会上,全票通过任命决定。

  干部公示期结束,冯青便踏上新的征程,正式执掌边口市。

  这件事发生在两年以前,那时候的厉元朗还在体总,压根不知情。

  要说冯青和王锡民有矛盾,一点不掺假。

  两人理念不同,加上王锡民也是书记最有力的竞争者。

  只是在冲刺的最后一刻,输在了先天优势上面,王锡民自然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