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的薇 作品

第32 章 四成(第2页)

  黄渠社有户二百零三户,人口五百六十七人。

  这二百零三户里,至少有一百户五十户是附近乡绅的佃户。

  剩下的都是村民眼里的“傻瓜”。

  因为他们没有把家里的地挂到大户名下,来逃税减税。

  而是使劲的在土地里爬,一年到头粮食有一半落在了衙门的手里。

  这一次他们来余令家不是来把地挂到余令名下的。

  而是一会儿要跟着余家人去龙首原的渭水边,在那里去干什么压蜂窝煤,每天三个钱,管两顿饭。

  这群人就是余令招来的。

  他们之所以相信余令,因为余令是官员,而且活还没干,余家已经提前支付了两天的工钱,并且放话了……

  “如果觉得这活累,不想干,第一天的工钱不要了,只需要把第二天的工钱退回来就行,绝不坑人。”

  大家也就是看中了这点,想着去试一试,不管好不好,行不行,也就一天的工夫而已,还有三文钱呢。

  近些年来年年遭受天灾。

  长安最不缺的就是闲人,地里的活其实就那么多,所有人都在想着法子赚钱。

  希望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

  争取度过荒年。

  自从去年的大水过后,长安的闲人越来越多了,没有娱乐活动的他们一群群的蹲在城墙根下,希望有雇主需要他们去干活。

  每次路过,望着那一双双眼睛余令都害怕。

  没有娱乐活动占据他们的心,又找不到活,一群大男人聚在一起,只要有一个说了某些看似玩笑的偏激话语。

  说不定真的会有人干。

  “令哥,我感觉你又有大动作了,说一说这一次你要做什么,只要不剿匪,这一次你干什么我都跟一回。”

  茹让捧着茶壶,说着豪气的话。

  他现在有资格豪气,三个烧砖的炉子,让他在短短的一个月赚了快七百两银子。

  他一口气给家里招了三个护院。

  三个护院全都拖家带口。

  他等于是直接养了三个家,他这么做看似很不合理,因为家里多了好几张嘴吃饭,但这么做却是最合理的。

  因为可以放心。

  他告诉余令家里若是招护院,就得找这种拖家带口的。

  虽然耗费的粮食多,但相比家里人的安全,这真的不算什么。

  在人心这一块,除了那些吝啬且没有眼光的富人会对下人苛刻。

  那些传承了数代人的家族根本不会对自家人太苛刻,苛刻只体现在规矩上。

  关键时刻,家仆真的可以保命。

  他赚这钱余令不羡慕。

  因为余令就是动了动脑子,动了动嘴而已,剩下的一切都是他茹让在操劳,这好歹是赚钱了。

  这要是亏了,他绝对也是亏最大的。

  余令觉得茹让这个人可以诚心对待,诚实道:

  “卖煤,想试一下换一个卖法能不能多卖一些,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最近你好像没去我家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