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确实不一样了(第2页)

  你在观门口,贴上张告示。

  明天开始本官有三天假期,每天早上继续坐诊。”

  贾蘅忙点头。

  等李景孝睡午觉时,不仅告示贴在了观门口的墙上。

  贾蘅在和人闲聊时,声音都大了不少。

  而她老娘则三点钟就开始准备晚饭。

  李景孝之前虽然说过,饭菜不用太精细,但贾陈氏觉得李景孝已经做官了,饮食起居肯定得不一样了。

  晚上,李景孝看着桌上的四菜一汤,稍微算算价格就知道,要是一直都这么吃,自己给的3两银子,可能一个星期都不够。

  而且,那3两银子里,还有1两是贾蘅母子的月薪。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时,王熙凤给了她20两银子,刘姥姥就说过,这20两足够她一家四口吃用一年。

  而刘姥姥可不是什么贫民。

  家中有屋有田,可见她家的伙食水平,应该不算差。

  遇到收成不好,这才上门打秋风。

  李景孝每个月2两银子的伙食费,吃的比前世成天吃盒饭好多了。

  在这世界里,也比小地主要好很多。

  但面前的四喜丸子、白切鸡、炖羊肉、干烧鱼和白菜豆腐汤。

  李景孝都不用问,2两银子一个月,绝对不够。

  每道菜尝了尝,还别说,贾陈氏确实不愧是在宁国府后厨待过的厨娘。

  这水平感觉不会比前世一些酒楼的味道差。

  而且这还是没那么多调料做出来的菜,原汁原味,手艺肯定更难学。

  大概是因为习武和还在长身体的原因,李景孝现在的饭量一直都挺大的。

  不仅四菜一汤吃完,还连吃了三碗米饭。

  擦擦嘴,夸了贾陈氏几句,随后拿出十两银子的碎银子。

  “今后就按这级别来做,不够了再问我要。”

  贾陈氏忙点头,她倒是没那么短视,在饭菜上捞钱。

  要不是没钱,为了贾蘅的前途,贴钱都愿意。

  实在是既然有那个厨艺,成天却只做三个菜的家常菜,心里总是觉得不得劲。

  而且长久不做拿手的好菜,那就得荒废了一身厨艺。

  像现在李景孝吃的越满意,才能显得他们母子越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