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放虎归山
多尔衮指尖抚过檀木匣上的螭龙纹,听着帐外济州岛骑兵的铜铃声越来越近。匣中传国玺隔着绸布渗出寒意,让他想起三年前在归化城剖开白骆驼时的场景——那时他怎会料到,这方象征天命的玉玺,竟成了镶白旗的催命符。 "睿亲王好算计。"李长风掀帘而入时,腰间那柄琼州精钢打造的唐刀竟未出鞘。多尔衮注意到对方战靴沾着辽东特有的红泥,瞳孔微缩:明军前锋已抵浑河。
匣盖掀开的刹那,帐内烛火突然摇曳如群蛇乱舞。玉玺断裂处渗出的金丝竟在两人注视下缓缓流动,逐渐拼出"海"字纹样。李长风突然放声大笑,抓起玉玺掂了掂:"睿亲王可知,秦汉时传国玺重十二两,你这方...怕是十四两有余?"
多尔衮的掌心瞬间沁出冷汗。他特意将真玺留在盛京,这方赝品是从喀尔喀蒙古换来的血玉所制,却未料李长风连毫厘之差都洞若观火。
"李大帅要的究竟是玉,还是...局?"镶白旗主忽然按住腰间匕首。帐外传来济州岛骑兵更换火铳燧石的咔嗒声,像极了更漏将尽。
“也罢,那我问你,我儿子怎样了?”李长风冷冷的问道。
多尔衮苦笑一声:“那是我的儿子,长高了,也长大了,9岁了,能挽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
“那乌兰呢……”
“她很好,我没碰过她……”
五日后,崇祯帝在乾清宫摔碎了第三只茶盏。塘报上“明军在朝鲜大破满清”、"阵斩虏酋扬古利、扎巴等多人"的捷报与"传国玉玺现世"的消息并列,却比不过末尾那句"建奴残部北遁"刺眼。王承恩跪在碎瓷间,听着皇帝神经质的低语:"他要学董卓还是曹操..."
千里之外的旅顺城头,李长风正把玩着真正的传国玺。月光透过玺身冰裂,在城墙砖上投出蜿蜒龙影。亲卫队长赵铁鹰忍不住开口:"大帅既得天命,何不..."
"你看这玺上裂纹。"李长风屈指轻弹,龙纽发出空灵回响,"元顺帝北逃时摔的这道裂痕,皇太极用七百活人血祭都未能弥合。"他突然将玉玺抛向夜空,赵铁鹰慌忙去接,却见主君袖中滑出份密报——那是东厂提督曹化淳亲笔:"帝疑帅甚,已密诏左良玉部移防登莱。"
阿巴泰的马鞭抽在冻土上,溅起带冰碴的泥点。这位镶蓝旗贝勒望着浑河对岸的明军大阵,怎么也想不通李长风为何网开一面。三天前,镶黄旗残部被围困在太子河畔,济州岛骑兵甚至故意射偏了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