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蒹葭 作品

第162章 皇太极称帝(第2页)

"陛下,兵部急报。"太监王承恩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呈上一份加急文书。

崇祯展开一看,脸色骤变:"东虏酋首皇太极僭号称帝,改国号为清?"

王承恩低着头:"据辽东巡抚方一藻奏报,伪清已改元'崇德',并遣使赴蒙古各部及朝鲜宣谕。"

崇祯猛地拍案而起,案上的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狂妄!蛮夷小丑,安敢如此!"他急促地在殿内踱步,"传旨,命兵部即刻议处,加强山海关防务!"

"老奴这就去传旨。"王承恩正要退出,又被崇祯叫住。

"且慢...陕西流寇近日如何?"

王承恩面露难色:"回陛下,闯贼李自成近日连破宜川、延长等县,势如破竹..."

崇祯长叹一声,颓然坐回龙椅。他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西北旱灾、东南水患、朝廷党争...每一件都亟待解决。现在,北方又添新患。

"传朕口谕,明日早朝,群臣集议东虏之事。"

当夜,盛京皇宫内灯火通明。皇太极设宴款待群臣,席间觥筹交错,歌舞升平。

多尔衮举杯上前:"臣弟敬皇上,愿我大清国运昌隆,早日一统天下!"

皇太极饮尽杯中酒,笑道:"十四弟豪气干云!不过..."他环视四周,压低声音,"欲取天下,当步步为营。明朝虽内忧外患,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多尔衮眼中精光一闪:"皇上深谋远虑。臣弟愿为先锋,直捣黄龙!"

"不急。"皇太极摇头,"先稳固辽东,收服蒙古,再图南下。范爱卿,你以为如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旁的范文程拱手道:"皇上圣明。以臣之见,可先遣小股兵马入关袭扰,疲明军之力,待其内乱加剧,再大举南下。" 皇太极满意地点头:"正合朕意。来,众卿共饮此杯!"

宴席散去后,皇太极独自站在宫墙上,望着南方的夜空。星光下,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

"朱由检..."他轻声念着崇祯皇帝的名字,"这天下,终究要易主了。"

紫禁城内,崇祯同样夜不能寐。他站在乾清宫外的汉白玉栏杆前,望着北斗七星。夜风拂过他的龙袍,带来一丝凉意。

"陛下,夜深露重,请保重龙体。"周皇后轻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崇祯没有回头:"皇后,你说朕是不是个无能的皇帝?登基九年,内不能安民,外不能御侮..."

周皇后走到他身旁:"陛下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天下人有目共睹。只是积弊太深,非一日可改。"

崇祯苦笑:"励精图治...可西北饿殍遍野,东南税赋沉重,朝中党争不断,李长风拥兵自重,如今东虏又...朕这个皇帝,当得真是窝囊。"

周皇后轻握丈夫的手:"陛下切勿自责。只要上下一心,定能渡过难关。"

崇祯望着妻子憔悴的面容,心中一痛。大婚时的周皇后明艳照人,如今不过二十出头,眼角已有了细纹。他轻叹一声:"回去吧,明日还有早朝。"

次日清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前,文武百官肃立。当崇祯皇帝登上宝座时,众臣跪拜行礼。

"众卿平身。"崇祯的声音有些沙哑,"昨日辽东急报,东虏酋首皇太极僭号称帝,改国号为清。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兵部尚书杨嗣昌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强山海关防务,防止虏骑南下。同时可遣使联络蒙古林丹汗残部,东西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