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打打麻将,守守岁
中午宴会之后,葛家父子几人,加上孙思邈,一起去了葛明的房间,打算打麻将消遣消遣。葛三爷平常公务繁忙,孙思邈同样忙碌,葛明几人经常打麻将,但是葛三爷和孙思邈从来就没打过,只是知道葛明弄出来这么一个新鲜的玩具。
于是葛三爷、孙思邈、葛粮、葛仓几人坐好,葛明想要挤过去打,直接被葛三爷拎着放到身后了。于是葛明帮着葛三爷,若云帮着孙思邈,四人麻将六人对战。
还是玩玩傻子胡,葛明跟丁香几人一起玩的话,已经开始玩其他玩法了,俗话说一样面食百样吃,一副麻将更有百种玩法。考虑到葛三爷和孙思邈都是新手,自然要从最简单的开始玩起。
葛三爷并非表现出来的粗枝大叶,打上几把就学会了。孙思邈更是老圣童,智商绝对在线。
打麻将讲究的是盯下家、卡上家、防对家,不但考验记牌能力,还考验心理、推理能力。葛仓和葛粮跟葛明玩过几次,只能说是会玩,在葛三爷和孙思邈学会之后完全不是对手。
人老容易成精,葛三爷和孙思邈都属于这样的人,玩心理两个后辈完全不够看的。葛明这种打麻将只靠运气的人,上了桌子更加不是对手。
两圈之后,孙思邈笑着说到:“葛明,你小子弄出来的这么一个玩意,老道觉得有些不妥啊。”
葛明没说话,看着孙思邈等着后话。
“这东西老道才玩了不到半个时辰,好像有点上瘾,哈哈哈哈。”
麻将上瘾?不上瘾才怪呢,这也是葛明没把麻将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再说这玩意盯下家、卡上家、防对家,不利于团结。
葛明笑着说到:“孙先生多虑了,其他人可能上瘾,但是您绝对不会。”
“嗯?老道愿闻其详。”
“正因为孙先生知道这东西会上瘾,反而不会上瘾,嘿嘿。”麻将这东西经常是无所事事的人才会上瘾,像孙思邈这种对医术有极高要求的人,知道自己的时间更应该用来做什么,自然也就不会上瘾了。
孙思邈思量了片刻,笑着说道:“很有道理,小子聪慧。”
葛明转头对葛三爷说到:“父亲,千万别让母亲学会,孩儿觉得整天没什么事做的人才容易打麻将上瘾。”
葛三爷一听假装不高兴,说到:“明儿,有你这么编排你母亲的吗?一大家子吃喝拉撒都要靠你母亲张罗,你母亲每天都忙的很。”
“孩儿说错话了,母亲每天都很忙,忙着数铜钱。”
葛三爷听后哈哈大笑,说到:“好了,别编排你娘了。家里进项多了,以前想数都没得数,父亲知道家里的所有进项都跟你有关,这些钱你娘给你存起来,等过几年你去京城念书的时候花销。”
说起以后去京城读书,葛明就老大不乐意。读书也拿出来做赏赐,李世民实在小气,不如直接给个官做算了,反正读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做官吗?
但是全家人,甚至整个县城的人,对于葛明这种奉旨进京读书不知道多羡慕。这说明什么?说明已经在李世民心里挂了号了,虽然读两年书就能出来做官,以后还能没前途?
牌局继续,对于没怎么玩过的菜鸟来说,没彩头的麻将打起来还挺有瘾。等到屋子里点起了蜡烛,这才偃旗息鼓。话说以前家里穷,都是使用油灯,现在有钱了也用起了蜡烛。这东西比油灯亮多了,而且没那么大的烟和味道。
不过在葛明看来,破蜡烛而已,那个油灯才是正经好东西,拿到后世起码换套房子。
一行人又回到了二进的厅子,准备吃晚饭。
晚上跟白天就不同了,灯笼全部点着了,把家里到处都照的亮堂堂。这也是河北的风俗,年三十要点长明灯,家里到处都要照的亮堂堂的,到初一天亮才能熄灭。
晚上的饭食反而比较简单了,几样凉菜和炒菜,算大菜的就是一条红烧鱼。后世北方年三十喜欢吃鲤鱼,有鲤鱼跃龙门的意思,不过初唐可不行,那是违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