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奶爸 作品

第156章 双喜临门(第2页)

拿出拜祖宗的礼仪出来,应该就差多了,再高的规格也搞不出来了。香案放到院子里,赶紧点上香,一家老小外加孙思邈等人,都跪倒在香案的后面。

就听到一声尖锐的声音传了过来。

“圣旨到,葛庭玉、葛刘氏接旨。”

这可是传旨的太监啊,活的太监,上辈子没见过。葛明偷偷抬起头来慢慢打量来人,面白无须,看样子年纪不小了,慈祥的如同老太太一般,葛明心里啧啧称奇,然后又偷偷低下了头。

就听到葛三爷和刘氏低头喊道:“臣接旨、臣妇接旨。”

“皇帝敕曰:朕听闻临渝县令葛庭玉兢兢业业,文武全才。葛刘氏性行温良,教子有方。生子葛明年幼聪慧,献伤口缝合之术,于国有大功。着即册封葛庭玉为定远将军,葛刘氏为临渝县君。钦此。”

葛三爷和刘氏听后都懵了,怎么自己儿子献伤口缝合之术,封赏的居然是父母。让葛三爷更纳闷的地方在于,自己是县令,这是文职,居然封了定远将军,这是武职。

不过虽然有疑问,但是也要先谢恩才行。

葛明听完撇撇嘴,居然没自己的封赏,就算不给本小郎君爵位,给两车黄金也行啊。

就听到太监又开口了。

“葛明接旨。”

葛明没想到真有自己的圣旨,脑袋正在急速旋转。应该怎么说?肯定不是臣接旨,难道是草民?本小郎君是官家子,好像也不是草民。算了,干脆喊道:“小子接旨。”

传旨的太监明显一顿,心里也嘀咕开了,这是把自己当成陛下的晚辈了,还小子接旨。

“赏赐葛明千金,束发之年进太学读书。钦此。”

“小子谢恩。”葛明心里又开心又悲伤,心情难以言表。赏赐千金啊,这辈子都不用为钱发愁了,这绝对值得高兴。但是去太学读书就不太愿意了,还好是束发之年,唐代是男子满十五岁才不梳丸子头,也就是总角,而是把头发弄成一束,这个就是束发。

还好还好,本小郎君还能玩五年。不过耕牛的事,拼音的事怎么没提呢?难道被魏征私吞了本小郎君的功劳不成?

“孙思邈接旨。”

“皇帝敕曰:孙思邈妙手仁心,救死扶伤多年,整理进献伤口缝合之术,着即册封谏议大夫。钦此。”

这个谏议大夫可就不是散官了,跟魏征一个级别,四品下。李世民是识货的,葛明是胡乱搞出来的,真正在操劳的其实是孙思邈,所以封赏更高一些。

还在葛明心里胡乱嘀咕时,孙思邈说到:“草民不敢奉诏。草民闲云野鹤管了,只懂得治病救人,实在不懂得为官,请天使转达草民的意愿。”

白胖子居然没生气,好像是预料之中的事。孙思邈不愿为官的名声早就流传开了,而且是早在隋朝。

孙思邈早就跟魏征说过不要封赏,只为伤口缝合之术推广开之后能够救人而已。不过就算孙思邈不愿为官,李世民不能没有表示。

白胖子给孙思邈施了一礼,说到:“孙神医的话本内侍会转达给陛下。”看来神医的名头确实有用,任何人都要给面子。

然后又说道:“葛庭玉、刘氏、葛明,起来接旨吧。”这时候全部人才站了起来。

葛明学着父亲的样子,双手捧着黄绸子做成的圣旨。这东西一定要好好保存,要是一千多年之后子孙没本事,拿出来估计也能拍卖出个过亿的价格来。

圣旨这东西是需要供奉起来了,需要放在祠堂里,让祖宗也知道知道后辈儿孙有本事。等安顿好了圣旨之后,葛三爷赶紧把老太监请到了二进的厅里,一众随从也都请过去休息。

刘氏在院子里已经泪流满面,葛明三兄弟围在刘氏周围。葛明病好之后跟刘氏说过,将来好好读书,一定为母亲挣一个诰命夫人回来,当时刘氏只当是童言无忌。可是谁能想到,这才几个月的时间,自己就成了县君。

在想想几年前的葛明,完全就是个小傻子,其中的心里的压力外人自然难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