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奶爸 作品

第150章 太子李承乾(第2页)

这个声音从东宫传出来,路过的太监、宫女都认为这怕是天书,只有太子这样金贵的人才能学,于是赶紧匆匆走开,生怕听了不该听的东西,几天之后死于非命。

历史上对于李承乾的记载其实并不少,对李承乾童年的评价都是聪明好学,尊敬师长,颜值还高,是个非常不错的好孩子。

为何后来心理扭曲到喜欢死人妖,还大逆不道的造反,其实跟很多原因都有关。一个是李世民造成的,不可否认李世民是一代明主,但是教育子女的水平实在太差。

或许是因为对李承乾寄予厚望,经常是打击式的教育为主。在李世民看来这是应当的,因为你是太子,对你的要求自然比其他皇子更高。

好吃的,好玩的,全都给弟妹们,这个好像也没多大问题,至少站在李世民的角度是这样的。老子死了,将来天下都是你的,所以在你登基之前就过过苦日子,以免登基之后更加奢侈无度。所以对其他皇子封赏很多,但是对李程乾非常严苛。

还有一点,李承乾后来因为疾病腿瘸了,变得非常敏感自卑。李世民一边当众说过就算瘸了也不会换太子的话,但是一边对李泰给予更多封赏,这才有了李承乾的造反。

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的李承乾不过是个九岁的孩童而已,刚坐上太子没几个月时间。虽然不知道阿啵呲嘚这玩意到底做什么的,李承乾年纪小不太懂,但是父皇让学的肯定要学会才行。

魏征当时半天功夫就掌握了拼音,但是李承乾年纪小,掌握的就没那么快了。足足用了两天的时间,李承乾才把拼音全部掌握,这已经实属难得了。

魏征在对李承乾做了一些考较,全都一一通过。魏征认为,太子聪慧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不过好像不如葛明聪慧,毕竟这东西是葛明弄出来的。当然魏征不知道,葛明小时候学拼音足足学了几个月。

“太子殿下,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可知拼音字母到底有何用途?”这才是真正的考较,对于一个太子来说对事物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哪怕是不正确的。

李承乾想了想,试着说到:“魏主簿,本宫认为拼音学起来非常简单,先学会单个的读音,再学会组合的读音。如果把每个字都标注上拼音,不认识的字也能读出来,这样识字就会变快很多。”

魏征笑着说到:“太子殿下聪慧,拼音就是为了让识字更加快速简单。就算没有人教识字,只要学会了拼音也能照着读出来,以后天下读书人就会变多了。”

“如果以后的学童全都学习这套拼音,大家讲的话都是相同的,相互交流起来就不会有障碍了。”

李承乾说到:“本宫认为,这些读音跟现在的官话语调有些不同。”当然不同,这是后世的普通话,李承乾说的是陕西话。

魏征笑着说到:“这是以北方各地方言为基础,整理出来拼音字母。语调跟各地都不相同,但是大家都能听得懂。”

魏征这就是骗小孩子了,普通话就是河北某地的方言为基础的。魏征作为河北人,同样有私心,河北人学这套东西应该更快一些,也算为家乡父老做贡献了。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语调确实很好听。”

李承乾又问道:“魏主簿,听说这套拼音字母是一个叫葛明的弄出来的,年纪才十岁?”

魏征点头说道:“确实如此。”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李承乾对葛明的兴趣远超拼音字母的兴趣,因为年幼还意识不到以后读书人更多对国家有多大的影响。

萧瑀教授的东西全都是千百年前先贤的着作,现在学一个只比自己大一岁的孩童弄出来的东西,感觉上就比较异样。

魏征跟葛明相处的时间不长,想了想才说道:“这小子是个小胖子,聪慧、好吃。”

李承乾笑着说道:“那不是跟老四差不多?”

李承乾口中的老四就是卫王李泰,李泰首先也是个胖子,其次非常聪慧,的确跟葛明有相似的地方。只是李泰没看过乡村爱情,不然也恨不得叫李承乾能哥。

李泰是李世民的嫡次子,兄弟几个排名第四,比李程乾小了一岁,今年才八岁。将来的李泰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书法家、书画鉴赏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得李世民宠爱,李承乾都只能靠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