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陛下,河北有圣童
李世民说到:“如此重要?朕必定要好好听听。”然后对殿里的太监说道:“赐座。”
太监马上去侧殿拿了个蒲团过来,放到了魏征身边。魏征也不客气,往蒲团上一个跪坐,心里想到这东西确实不如葛家的椅子舒坦,也不知道长安有没有椅子,到时候一定要买上一些。
李世民看到魏征坐定之后,开口问到:“玄成,不知何事比安抚河北还要重要?”
魏征非常认真的说到:“陛下,此次臣在河北发现一名圣童。”
李世民听后对魏征老大不满意,魏征办事有能力,正直到几乎死板的性子早就闻名,怎么也拿圣童这种事哄朕?
圣童这种事在古代算是祥瑞,朝堂之上没有圣人,民间哪里来的圣童?民间出现圣童,那就说明皇帝的治下国泰民安。
李世民从来不信这套东西,目前局势不稳不说,还刚被突厥勒索了大量钱财。国库空虚,内库空虚,里面都可以跑马了,跟国泰民安相差太远了。
这话要是其他人说,李世民估计会把人赶出去。但是想想魏征的为人,打算还是先听听再说。
魏征从另外一个袖子里掏出来三本奏折,这才开口说到:“陛下,这是神童让臣帮忙献给陛下的东西。一个利军,一个利民,一个利文。”
李世民听后果然来了兴趣,让太监把三本奏折拿了过来,迫不及待的打开第一本。打开奏折,就看到几个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以前没见过这种字体,虽然谈不上美观,但是看着居然非常舒坦。
上面写着“拼音字母”几个字,署名是葛明。李世民打开之后只看到里面好多字,但是更多的是蝌蚪,看的一头雾水,然后放到了一边。
打开第二本,上面写着“肉牛变耕牛”,署名还是葛明。然后翻开了一页,上面就写了这样几个大字:牛鼻子上穿个洞。还是看不懂,又放到一边。
打开第三本,上面写着“伤口缝合之术”,李世民在看看署名是孙思邈和葛明。孙思邈的名声太大,李世民早就知道有这样一个神医。
打开这本折子之后,立马就被内容吸引了,等看完了李世民心潮澎湃。
李世民本就是无敌将领,从反隋开始到登基为帝,这些年不知道多少部下阵亡,虽然见惯了生死,但是难免心痛。有了伤口缝合之术,可以大大提升伤员的存活率,以后大唐的每场战争都会大大降低战损,士气必定大增。
刚才还在想着必须灭了突厥,有了伤口缝合之术,大唐将士将会更加不怕死,作战更加勇猛。
李世民此时不禁大声喊道:“好好好,果然是神奇的法子,哈哈哈哈,天佑大唐。”
看着跪坐的魏征,李世民又问道:“另外两本奏折写的过于简洁,让朕着实有些不懂。尤其是这本,里面全是蝌蚪一样的东西。”说完拿起拼音字母那本,示意魏征给解释解释。
魏征说到:“陛下,这本拼音字母是专门给字注音的东西,字母全部用蝌蚪一样的符号表示。只要学会了这些字母,组合起来给字注音,以后识字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关键还能做到字同音,以后读书人之间交流再也没有障碍了。”
不用魏征说太详细,李世民就能体会到这东西到底有多重要了。如今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世家子,毫不客气的说官员几乎被各大世家垄断。
平民连字都不认识,自然不可能做官。有了拼音字母,会让识字率大大提升,将来也能选点平民子弟出来做官,跟世家子抗衡一下。
帝王之术的精髓就在于平衡,李世民自然是懂得,所以这东西实在太重要了。从后世历史的角度来看,李世民做皇帝的那些年一直都在削弱世家的影响。但是对世家打击最大的其实是武则天,那才是个狠人。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才继续说到:“那这个肉牛变耕牛呢?”
魏征笑着说道:“陛下,这个说来有些话长了。”李世民点点头示意魏征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