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两个老道都要走(第3页)
魏征点点头,开始一本正经的说到:“老夫打算这几日就回长安。相信你父亲跟你说过拼音、烈酒等事,你可真心情愿献给朝廷?”
葛明也一本正经的说到:“小子虽然年幼但是不敢忘忧国,自然是心甘情愿的。”说完对门口的福伯说到:“福伯,去我房间把桌子上的东西拿过来。”
这些东西葛明早就写好了,只是拼音这东西还需要口传才行。福伯带来了很多纸张,都被葛明用线装订好了。
把拼音的一册挑了出来,对魏征说到:“魏主簿,这套拼音需要口口相传才行。”
魏征点点头,示意葛明可以开始了,于是厅里开始传出来阿啵呲嘚的声音。要说名人,尤其是魏征这种超级出名的文人,智商绝对高,半个时辰就掌握了全部字母的写法和读音。
什么声母、韵母乱七八糟的东西,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就完全精通了。
等到完全学会,魏征才说到:“小子,这套拼音果然神奇。按照你的读音好像不是临渝当地的方言,不过语调好听,铿锵有力。”
葛明笑着说到:“人的发音其实也就是这么几种,无非是组合起来而已。至于朝廷以什么地方方言为蓝本推广全国,那小子就不得而知了,怕是以后人人都要学关语调了。”
魏征点点头,笑着说到:“那倒未必,你刚才的读音、语调听着舒服,并且铿锵有力,跟河北各地的方言略有差别。老夫也是河北人,自然希望人人都说河北话,哈哈哈。”
拼音字母就好像无数积木一般,到底以后是个什么样子,葛明心里没底,反正后世葛明到处跑,方言都能懂一些,尤其是北方方言其实相差不大。
就算以后大唐的普通话是陕西话,葛明也不打算改掉普通话的口音,因为葛明只会说“美滴很”、“额得神”。
眼见时间差不多,已经临近中午,葛明让下人安排饭食,作陪的自然还有孙思邈和袁老道。
知道魏征近要回长安,袁老道也正有此意,于是两人打算结伴而行,相互也能有个照应。河北之事已经了结,魏征跟袁老道打算明天就走。
古人伤离别,因为交通不便,一次离别就可能成为永远,或者正是这个原因才有了无数送别的诗词。
秋风瑟瑟,葛明早早起床,梳洗之后直接去了袁老道的房间。这一晚上完全没睡好,再加上有些低烧,眼睛有些血丝。
今天要送别袁老道和魏征,对于魏征葛明打算能离多远离多远,谁让他以后天天跟李世民作对,死了还被挖出来,千万不能被连累。
袁老道对于自己来说亦师亦友,关系很难说得清楚。或许对于葛明来说,内心的秘密实在太多,人感觉无比孤独。袁老道这一走,能说话的人又少了一个。
葛明推开袁老道的房间,发现袁老道也早早起床。
看到葛明进了房间,眼中布满血丝,笑着说到:“小子,这是没睡好?不会舍不得老道走吧?”
葛明挤出一个笑容,说到:“袁先生明知故问,小子最近大半年,跟着您的时间比跟着父母的时间都长。先生即将远行,小子虽然不舍,但是总不能阻拦道长不去追寻心中的道。”
袁老道也收起了笑容,说到:“小子,老道不是说最多三年,我们必定能在长安相见吗?”
“袁先生,您算的到底准不准?”
这句话确实把袁老道问住了,在遇上葛明之前都很准,遇上葛明之后经常不准。想了想才说道:“自然是准的。”
“你小子不是要考进士吗?那一定要去长安才行,对不对?”
“你小子喜欢美食,天下没有比长安美食更多的地方。”
“所以,你早晚都要去长安。”
“那为何是三年之内呢?”葛明问道。
袁老道笑着说到:“天机不可泄露。小子,你就少问几句吧,老道可不想折了寿。”
葛明听后无奈,只好挠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