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庄子上本就有铁匠,禄伯赶紧派人找来了铁匠,葛明稍稍描述了一下,其实无非是个环子而已,铁匠赶紧去打造。
其实后世有一些弹簧的,只需要夹住鼻子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时代是不可能的。弹簧这东西如果在唐代出现,绝对是技术上质的飞跃了。用途广泛不说,冶铁行业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
孙思邈听后摇摇头说到:“老道居然觉得有些残忍。”
葛明其实也不太舒坦,因为给你穿鼻环确实有虐待动物的嫌疑,但是只能先顾人再顾其他了。先发展,再治理嘛。
禄伯说到:“小郎君,是不是要在地上埋几个桩子,把牛绑好之后才能穿上环子,不然多少庄户也按不住。”
葛明说到:“正应该如此,要是禄伯不提醒险些就忘记了。”禄伯赶紧起身,找人安排此事去了。
葛明不知道的是老宅门口全是人,一个个不敢大声交谈,生怕影响了里面的人交谈。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耕牛确实是太大的事了。
禄伯出门看到这副场景,开口说到:“大家都不要围在这里了,要等都去晒场上等。分几个人出去找木桩子和麻绳,一定要结实。再带上铁锹和镐,一会都去晒场集合。”
禄伯在庄子上绝对有权威,话一说完庄子上的青壮就去分头准备了,办事效率极高,然后禄伯带着众人往晒场方向走去了。
在众人等着铁匠的这段时间,葛明突然想起草原商道的事,于是便对福伯问道:“福伯,那个梅知辉可曾见过了?”
福伯回到道:“老仆见过了,按照小郎君的意思这条商道以后让他来做,咱们只需要提供饴糖和烈酒。”
葛明点点头说到:“以后怕是每年都能换回来不少牛了。”
福伯笑着说到:“以后咱们县应该不会缺牛了,以后日子都能好起来了。”
没等葛明回答,魏征就问到:“以后如果很多牛,不知道葛家小郎君如何处理?”
葛明笑着说到:“按照市价卖出去就是了。”
魏征担忧的说到:“老道对河北之地也算了解,如果按照市价怕是没多少人家买的起牛。”
葛明说到:“如果按照卖给葛家庄子的卖法,其他做牲畜生意的人怕是都活不下去了。其实赚钱不赚钱的小子一点不在乎,只要不亏本就行,实在让小子有些两难,不知道魏道长可有提议?”
魏征想了想说到:“自然顾大不顾小了,如果能低价售卖获利庄户就会更多。至于其他商人,小子你是有办法的。老道听说你做包货纸的生意,担心卖荷叶的没饭吃,把纸批发给他们去卖,听说日子反而变得好了很多,小郎君为何不效仿此事呢?”
葛明笑着说到:“看来只要小子吃点亏,就会有很多人受益。不过还是不能跟葛家庄子的价格一样,稍微提一点吧,不然庄子上的人都会觉得外庄的人占小子便宜。”
魏征笑着说到:“小郎君高义,老道替河北庄户万分感谢,算是老道欠你一个人情。”
葛明心里好笑,这老道一副圣人模样,让本小郎君吃亏不说还要装好人,居然还敢代表河北庄户,你的人情又不值钱。
葛明笑着说到:“魏道长还是不要小郎君的称呼,跟袁先生、孙先生一样称呼小子就行。不过也换不回来多少牛,河北受益小子可不敢说,不过临渝受益小子还能保证。”
临渝是自己老爹的底盘,肯定先满足临渝的需求才行。到时候还可以凭借优惠的牛价,让周边县的人跑过来落户,以后说不定临渝还变成上县。
有了牛,田里里的产出就会变多,生活就会变好很多,说不定经常下下馆子,到时候酒楼生意也会变好。
商贩肯定也会变多,还是会影响到酒楼的生意。反正钱还是要赚回来的,所以便宜点卖也就无所谓了。
魏征自然不知道,葛明老早就有打算,而且比他想得更远。毕竟古代多出名的官员,都远不如后世人对商业、经济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