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别开生面的婚宴
等到开始上菜,将来在酒楼办喜事的想法就更加浓烈了。
这都是什么菜式?为何以前从来都没见过?
在葛明看来,不过后世乡宴的简单菜式而已,去镇子上找个饭馆都能做。但是在当时人看来,这就显得非常考究了。
哪怕是高高在上,已经登基的李世民,想吃番茄炒蛋都吃不上。后世最常见蔬菜、瓜果,此时几乎全都没有。
除了孙教谕过来试菜的那些菜式之外,又增加了不少新的菜式。创新并非把以往的东西全部推翻,一些婚宴上传统的蒸煮食物都是有寓意的,自然需要保留下来。
让葛明眼前一亮的是一大盆炖菜,里面有青菜、木耳、蛋饺、皮肚,这要是再来点鹌鹑蛋和午餐肉就跟后世更像了。
皮肚还是葛明专门让庄子上把猪皮留下来,稍微煮一下刮掉油脂,油脂还能继续炼油做洗面奶。收拾好的猪皮晒干,锅里上沙子和猪油,把猪皮如同爆米花一般爆起来,用清水洗净泡软,这就是后世的皮肚。如同海绵一般,吸满了汤汁。
虽然材料不全,但是味道比后世还要好,这是因为后世都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调料,而张春来是用精心熬制的汤来做的。
葛明教了张春来简单的做汤方法,张春来自然不会按部就班,试着往里面加入其它东西,什么虾子、大地鱼之类的东西,没想到鲜味更加浓郁,已经远超葛明熬的汤汁了。
还有一道酸菜鱼,让葛明几乎吃到了后世的味道。泡菜这种东西实在流传了太多年头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各种酸菜的制作。用的依然是黑鱼,切成了蝴蝶刀,用淀粉、鸡蛋腌制,一烫就熟了,鲜嫩异常。虽然没有辣椒,但是有加了黄芥末,酸辣的味道最是让人欲罢不能。
跟葛明一桌的曹爽等人几乎全部的菜式都没吃过,一帮跟葛粮年纪差不多的人,正是能吃的时候,葛明完全抢不过这些人。
唐代是分餐制,这个传统葛明认为是好传统,自然要保留下来,以免有人有传染病导致一桌人全都中招。应该是每个人都斯斯文文的,把喜欢的菜式用勺子、公筷弄到自己的碗盘里,然后才慢慢品尝。但是结果就成了夹起来就往自己嘴里送,居然跟后世没了区别。
别看曹爽等人抢饭厉害,这桌上可还有葛明的表哥,这才是吃饭中的王者。上来一个菜就被抢光,葛明看的满头黑线,怎么说这些人也是县城里有点身份的人,这跟叫花子还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情况不止在葛明这桌出现,基本都差不多,尤其是年轻人居多的几桌。至于长辈们表面上斯斯文文,其实都不由自主的加快了夹菜的速度。
葛三爷看着跟秦军吃饭差不多的葛明姑父,心中暗暗发笑,姐夫啊姐夫,让你天天显摆有钱,每天山珍海味,这桌上的吃食怕是多数没见过吧?环顾四周,这婚宴吃的热热闹闹,让人全身舒爽。主人家不怕客人多吃,就怕客人不爱吃。
此时葛三爷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各位贵客,老夫感谢各位莅临小侄的婚礼。”说完端起一个酒杯,对着众人又说到:“葛家的酒味道也不错,大家一定要不醉不归。”
众人刚才心思都在美食上,差点忘记了葛家的酒,一坛酒就能换回来半头牛啊。只是明府大人好像小气了些,也没准备大碗,就那么一个小杯子,怕是不能尽兴。
下人这才上来,给每人倒酒。酒如同清水一般,但是味道极为浓郁。心急的一杯下肚,被呛的满脸通红,甚至有不少咳嗽不止的。客人此时才知道,小杯子喝酒是正确的,这要是一大碗下肚,怕是瞬间出丑了。
这酒葛明是看不上的,而且葛明本就不喜欢喝酒。后世的酒可都是加了不少东西调出来的,在葛明看来自己搞的烈酒无非就是稀释的酒精而已,谁没事喝这玩意?
但是越是往北越是苦寒,人们就越是喜欢喝烈酒,不然这破东西怎么能换回来犍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