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奶爸 作品

第126章 中秋晚宴作首诗

让荣婶去找一把菜刀来,重新拿了一块月饼打算切成四份,这东西葛明就是过过嘴瘾,不敢多吃。葛明看到荣婶使用的菜刀,怕是砍骨头的吧?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会不会还有铁锈味?

葛明试着问到:“荣婶,有没有木刀之类的东西,能把饼子切开就行。”

荣婶看出来葛明对这把菜刀的嫌弃,还真找到了一个类似竹刀的东西,俗称小抹子,包包子的时候装馅用的。

把一块月饼分成四块,葛明稍稍吃了一点,感觉味道确实不错,看来食材好怎么做都好吃啊。其实大部分功劳应该是人家荣婶的,这可是做面食的高手。

至于丁香和小丫,还有荣婶,不停的说好吃。这东西对于没什么油水的古人来说自然是好东西,高油脂、高碳水、高糖,别说是古人,葛明后世的爷爷奶奶就非常喜欢吃这种甜的东西。

然后继续烤毛皮月饼,至于毛皮的月饼烤起来就简单了,半刻钟就足够了,这东西不用刷鸡蛋液。

烤好的毛皮月饼外皮毛茸茸的,或许名称就是这么来的。葛明不喜欢这种奇怪的口感,所以根本就不爱吃毛皮月饼。

于是让丁香尝尝,丁香也假模假式的轻轻咬了一小口,细细咀嚼后说到:“小郎君,这个饼子好像更好吃。虽然馅料是一样的,但是饼皮多层酥脆,入口即化。”

葛明笑着说到:“爱吃就多吃点。”葛明让小丫和小猴子还有荣婶都尝尝,都说味道更好。

不过不管别人怎么说,葛明是有底线的,吃月饼就是不吃毛皮的。

葛明对荣婶说到:“荣婶,这两种饼子的做法大致就这样了,过几天中秋晚宴就要用,这些天你改良改良就是了。还有红枣、栗子馅的也都尝试下,做法全都一样。”

荣婶点头说到:“老婆子记住了,保管小郎君满意。”

葛明刚想离开厨房,发现刚才的面粉、鸡蛋、糯米粉还有不少,反正都拿出来了,干脆弄点其他吃食算了。

糯米粉加水上锅和面,上锅蒸熟,趁热抹点猪油揉成团擀成皮,加点豆沙进去卷起来切小段,这也能做一道点心不是。

面粉加鸡蛋、猪油、麦芽糖,和成稍硬的面团,做成巴掌大的饼子上锅烤熟,葛明居然在古代吃上了桃酥。

最后晚饭几个人全都没吃,葛明想要控制下,但是没控制住。主要是糯米甜食太好吃了,来到大唐时间不短了,平常吃不上南方来的糯米。

几人吃饱之后才离开厨房,临走的时候自然要带上一些给表哥送过去尝尝。当葛明把几样吃食递给秦军时,秦军懊恼无比,大喊着:“早知道就不吃晚饭了,这东西太好吃。”

中秋节,讲究人月两圆。用过了中饭之后厨房就开始忙碌了,不过好在对于荣婶和张春来都已经轻车熟路。

下午的时候仆人也把二进东边的院子收拾了一下,还是上次试菜的地方。居然奢侈了挂起来红绸子蒙皮的灯笼,葛府里面总算是显得喜庆了不少。

上午葛明就跟孙思邈打过招呼,晚上要参加中秋家宴。让老道颇多感慨,对葛明说到:“中秋节讲究一家人团团圆圆,老道每年都是到处奔波,已经多年没见儿孙了。”

葛明一直以为孙思邈孑然一身,神仙一般的人物怎么能够有家人呢?此时才知道原来孙思邈不但有儿子,孙子都有好几个了,年岁都跟葛粮差不多。

于是葛明又开始瞎打听,后来才知道孙思邈的儿子还是个做官的,居然不懂医术,这就让葛明更加好奇了。

“孙先生,为何师兄不学医术呢?”

“师兄?小子,你又不是我徒弟,叫什么师兄?”

“小子不是徒弟胜似徒弟,再说我不称呼师兄,难道称呼大哥?”

孙思邈顿时无语,说到:“老道儿子比你父亲年纪都要大,如今被你叫做大哥,这个辈分怕是要乱啊。”

“不乱不乱,咱们各论各的,我管您儿子叫师兄,我父亲管您儿子叫大哥。”

孙思邈一听差点气死,指了指房门:“滚出去。”若云在旁边憋着不敢笑。

葛明灰溜溜的走了,临走前还不忘记提醒晚上家宴的事,最终还是没问出来为何这个大哥不学医,不过很多后世人也是如此,自己做什么反而不想后人做什么,当然当官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