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小麻雀斗不过老家贼(第2页)
“小郎君,这个铺子以前也是个酒楼,经营不善关了门,咱家前段时间才租下来。”
“租的?为何不直接买下来呢?”
福伯面露难色说到:“小郎君,您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府里可没那么多现钱。”
“这个铺子这么破旧,一看就需要重新装修,这要是装修好了铺子主人毁约怎么办?那咱们不是亏大了吗?”葛明的这个担心不是没到道理,这种事在后世实在太常见了。
福伯一听有些不解的说到:“小郎君,为何会有这种想法?阿郎说过不准府里的人欺负人,在临渝还有人敢欺负咱家的?”葛明这才一捂脑袋,自家不欺负人就不错了,还能被欺负?也不看看咱家在临渝是什么地位。
“合约都是县衙里备案了的,咱又没少给租金,这点诚信铺子主人还是有的,小郎君放心就是了。”葛明听完不住点头,差点忘了是在唐代,这时候的人讲究人无信不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福伯用钥匙打开铺子的大门,几人走进去之后发现大厅比较大,但是里面比外面还要破旧,矮几、蒲团等东西原来主人都留下了,但是根本用不上。葛明盘算着弄点后世的桌椅,只要开始坐在椅子上吃饭,那就再也不愿跪坐了。 在柜台旁边有个楼梯,福伯带着几人上了一楼,楼梯发出吱呀呀的响声,好像鬼片一样。没错就是上一楼,我们现在说的二楼在古代叫做一楼。
古代的建筑的名称非常复杂,有什么亭、台、房、廊、榭、楼、阁、坛等等。不过要区分也很简单,葛明毕竟到了大唐这么长时间,居然还总结出来了规律。
古代建筑最基本的单位其实是亭,亭就是一个顶四个柱子,如果把亭加了墙和门窗,那么就是屋了。如果屋是两层及以上,那就叫楼,所以一楼指的是屋上面的一层,二楼指的就是后世说的三楼。
阁跟楼的区别不大,阁不过是比楼多几面墙和几个窗子而已,所以古代也经常说阁楼或者楼阁。
如果把亭拉长,就成了廊,廊就是很多亭组合在一起而已。如果把廊中间的亭加高加宽,那就叫做轩了。如果亭有底座,比如下面是石头垒的,那就叫台。
等到了楼上,才发现楼上比楼下小了一半,站在楼上不靠窗的一边能够看到楼下大半,跟楼下一样是开放的大厅,连个包间都没有。
几人走马观花,只是大致看看。然后又下了楼,福伯用钥匙打开大厅后面的门,从这个门进去之后是个院子。院子不小,院子中间是黄土压实而已,除了周围有点杂草连棵花都没有。正前方三间正房,左边看起来好像是厨房,不过环境比较差。
右边是连在一起的几间厢房,看来以后还能作为员工住宿来使用。张春来看的津津有味,毕竟这以后将是他“战斗”的地方。
等大致看完之后,葛明觉得地段还不错,正是县城里比较热闹的地方。店铺虽然破旧,但好在面积比较大。
“福伯,这间铺子实在过于破旧,不说油漆剥落,连地板和楼梯都吱呀呀的响,看来需要比较大的改动才行。”
福伯说到:“不知道小郎君有何想法?说实话老仆是无能为力了,府里估计要省吃俭用几个月,这才把租金付齐。”
葛明还以为母亲多会做生意,结果只是花钱租了一间破旧的铺子,其他的好像都没考虑。
“福伯啊,只是租了铺子,装修的钱都没有,那还开什么酒店啊?”
福伯听了葛明的话之后又是面露苦色,话说这老头最近总是苦着一张脸,不知道的还以为别人骗了他的棺材本。纠结半天才说到:“夫人觉得小郎君能办好,夫人还说小郎君在庄子上有作坊,这点钱小郎君还是出得起的。”
葛明听完之后大惊失色,赶忙说到:“福伯,本小郎君感觉被坑了,而且无力挣扎。为了能来铺子看看,背了半天论语才争取到了机会。”
福伯答道:“小郎君,老仆什么也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