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伤口缝合之术(第3页)
吃鸡跟大吉大利有什么关系,张春来自然是不懂的,不过小郎君本就经常说点完全听不懂的话,已经习惯了。
“小郎君,晚上把鸡熬成鸡汤可好?”张春来越来越知道葛明比较好吃,而且跟年龄完全不符的好吃,在厨艺上更是比自己强上很多,对于食材如何料理,更是习惯了先问问葛明的意见。
其实葛明不喜欢喝鸡汤,不过调料不齐,厨具更是没有,也不知道让庄子上打造的锅铲等东西什么时候能送过来。
后世的葛明天天纠结吃什么,因为选择实在多样,这应该也是不少人的共同难题。而这个时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因为后世最常见的东西这里也没有,只能有什么吃什么。葛明毕竟是少郎君,能做主的也就是这东西怎么吃。
用葛明现在的想法来看,后世人不知道吃什么,这事要从袁隆平爷爷说起,都是吃饱了撑的。
鸡汤就鸡汤吧,难不成像其他穿越者一样做个叫花鸡?叫花鸡也不是随便做的呀,要童子鸡,要各种调料,还需要猪网油,红泥最好是封过酒坛的,荷叶要清香,不然跟火化一只鸡就没什么区别了。
“春来大哥,就熬鸡汤吧,给张二黑也送点过去。”葛明想着鸡汤吃不饱,又补充到:“再做点汤饼吧,加上一点鸡汤不错。哦,对了,面里记得加一点盐。”
“为何面里要加点盐呢?”张春来依然这么好问,葛明自然有问必答。
“春来大哥,可曾听过碱是筋、盐是骨?和面的时候加点碱进去,面会非常有弹性,拉很长都不断,加点盐进去面就会比较劲道。”
“汤饼讲究劲道,所以最好是面里加点盐。还有和面的水温也有讲究,水太热面就会太软,水太凉面就太硬,温水和面更适合做汤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汤饼就是后世的面条,在唐宋年间小麦粉做的各种面食基本都叫什么什么饼。汤饼是面条,带汤的面食。蒸饼是馒头,不过葛家的蒸饼已经被葛明改成馒头了。炊饼就是烧饼,这是烤出来的面食。 张春来不停点头,没想到和面而已,居然有这么多的讲究。
汤饼不着急做,要先把鸡炖上。葛明看着张春来杀鸡,就感觉这只鸡的命是真的苦。后世杀鸡都是先放血,然后热水烫一下再拔掉鸡毛。张春来杀鸡,直接拔鸡毛,这只鸡叫的那叫一个凄惨。
葛明自然十分不解,问了才知道鸡毛需要收集起来,挑出来合用的嵌在箭尾上,尤其是翅膀上的。如果烫了之后再拔毛,虽然比较好拔,但是羽毛就算晒干了也不好用了。
当这只鸡已经光膀子的时候,张春来总算给了这只鸡一刀,凄惨的叫声总算停住了,这才烧开水烫鸡毛,总算处理干净了这只鸡,斩成大块丢到锅里,加点葱姜去腥就可以了。鸡肉的肉腥味是最淡的,不用焯水或者加香料,只需几片生姜,一段葱白就足够了。
烧开之后盖上盖子转文火,约莫半个时辰,鸡汤的香味就飘满了院子,这时候加点盐,鲜味就出来了。葛明打开盖子看了下,一层金黄色的鸡油,不养上两年的鸡都没这么足的油水。
张春来就开始和面做汤饼,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和面、醒面、擀成片,面片折叠一下撒上一点面防止粘在一起,叠起来之后切成细丝,丢进鸡汤里,只需滚上一滚就可以开饭了。
张春来盛了一碗面出来,然后捞出来一只鸡腿放在面上,撒上一点葱花递给了葛明。葛明接过一碗鸡汤面,趁热呼噜噜吃了起来,一碗面一只鸡腿下肚,虚脱感瞬间瓦解,总算是回魂了。张春来看着葛明吃的香甜,自然开心不已,喜欢做饭的人好像都这个毛病。
喜欢大唐钓鱼人请大家收藏:()大唐钓鱼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