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奶爸 作品

第24章 真有劫道的(第2页)

刘掌柜、禄伯、福伯、袁老道,见到葛明片刻功夫就做出来这么一首好诗,都被镇的七荤八素。只是不同人不同的想法。

刘掌柜:生意还能这么做?这是睁眼说瞎话嘛。

福伯:小郎君跟着袁老道学习不过数日,居然已经有了如此文采,袁道长果然是个高人。

袁道长:神童啊神童,就是光跟老道学习不愿做道士,为之奈何啊为之奈何?

禄伯:小郎君是不是傻?明明自己做的诗,非要说是什么京城大儒做的,给自己扬名的机会都浪费了。

小猴子:满脸懵逼,写的什么东西,一个字不认识。

丁香:小郎君是文曲星下凡,本丫鬟想下车跑回去告诉夫人。

四个庄户:。。。。。。

“各位各位,醒醒醒醒。”

禄伯性格直爽,最先发问:“小郎君,老仆识字不多也知道这是一首好诗,明明是小郎君所作,为何说是大儒所作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禄伯,诗嘛,不过文字堆积而已,此乃小道。”葛明小时候就读唐诗看宋词,虽然很多都不记得了,但是经典的哪里会忘呢?必要时不介意再抄袭,多大点事。 年纪越大,经历多了,越是感觉唐诗宋词之美。所以成年之后有时间还是会抽空温习上几首,好处很多,经常让人感觉好像很有才华的样子。

刘掌柜拿着葛明“写”的诗回了木匠坊,又带了两个小学徒抬着一个麻布袋子出来,葛明一看就知道是铜钱,放在车上之后刘掌柜施礼,便带着学徒回去了。

多少铜钱葛明也没时间数,关键是没必要,这年头商人实在没地位,根本没有骗县令家小郎君的底气,所以铜钱给的只会多不会少。

禄伯倒是比较好奇,问到:“小郎君,这个刘掌柜放在车上的是何物?好像很重。”

“铜钱,我也不知道多少,应该有十贯,可能还会多点。”

“这么多铜钱?小郎君要带到庄子上?”禄伯满脸不可置信,这不是小数目。不过福伯满脸云淡风轻,因为赚到这些钱的时候福伯就在旁边。葛明不知道何福伯没有把自己私藏的事告诉母亲,不然这点钱照样会被没收。

“算是本钱,造纸的事等夏收过了就开始,本小郎君可不是闹着玩的。”说完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小郎君,老仆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禄伯脸上有些局促,好像想说又不好说的表情。

“禄伯,您是我的长辈,没有什么不当讲的。”

“小郎君,工商之户都是贱籍,小郎君还是离这些商人远一些才是。”禄伯此时如此诚恳,葛明知道都是为了自己好。

“多谢禄伯指点,小子受教了。”这话其实福伯也说过,以后这种事还是让福伯办比较稳妥,不管是身份还是年纪,葛明都不适合直接参与其中。

一行人离开木匠坊,又从葛府门口路过了一遍,看的守门的有些懵。沿着大路往西出城门,这才往庄子方向驾去。

麦田已经变得金黄,一阵微风过后麦浪起伏,好一派丰收景象。远处不少庄户人家正在割麦子,虽然挥汗如雨,但是干劲十足。

收麦子可不能延误了,要趁着晴天收完、晾晒,不然一场雨之后麦子就会发芽或者发霉,大半年的收成就全都化为乌有了。

马车缓慢,土路也是颠颠簸簸,对葛明来说已经有过一次经历了,所以比上次好受了很多。在晃晃悠悠中,葛明居然睡着了。

“此路不通!留下钱财,放你们一条生路!”

睡得香甜的葛明被惊醒了,揉揉眼睛从车上坐起来,看到丁香正在拉着自己袖子,好像还在点发抖。

只见土路前方来了一伙人,数一数居然三十多人,一个个骨瘦如柴,浑身上下破衣烂衫,各自手拿一根木棍。

什么情况?劫道的?还真有劫道的?居然连把刀都没有,这小体格,出来活跃气氛搞笑的吧?葛明看到为首的居然是个大胖子,看不出个模样来,这脸怕是几个月都没洗了。难怪这人手下都瘦,好东西应该都被他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