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李靖和李绩(第2页)
李靖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太子和秦王之争已经到了朝堂明面上,为夫不想掺和,但是秦王对我又有救命之恩。”
“当年陛下暗中招兵买马,被我所知,本打算去京城告发,奈何路途不通,因此差点丢了性命,当时确实秦王殿下相救才保全了性命。但是也因为此事陛下从来就没信任过我,每次出征必定做李孝恭的副手,近些年凭借战功陛下才逐渐信任。”
“虽然秦王对我有大恩,可是现在李家又不是只有我一人,如此大的一个家族,哪里能够全赌上的。夫人啊,所以我才决定两不相帮,只忠于陛下。当年错走了一步,这次实在不敢赌啊。当前太子殿下备受朝堂拥护,我两不相帮已经算是帮了秦王殿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红拂女说道:“既然夫君有了抉择,又何必郁郁寡欢呢?”红拂女,据说本名张出尘,本是杨素家的歌姬,年轻的李靖当年到杨素家做客,高谈阔论、意气风发,让红拂女一见倾心,然后就跟李靖私奔了,绝对一枚奇女子。 红拂女可是传奇人物,甚至比李靖更加传奇。等到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红拂女去世之后李世民命魏征亲自撰写墓志铭,并自己亲手题下:大唐特进兵部尚书中书门下省开府仪同三司卫国公李夫人张氏之碑。所以不管红拂女是不是真的叫张出尘,反正一定是姓张的。
李靖有才华就能有美女青睐?这是不对的,李靖是官宦子弟,出身富贵而且文武双全,关键还是大帅哥。所以说光有才华是不够的,因为世上有才的人并不少,出身好、有才华、长得帅,这样的人才是古人心中的偶像。后人就不同了,有其中一样就行。
李靖端起矮几上的醒酒汤一饮而尽,觉得红拂女说的完全正确,既然有了决断还纠结个什么东西呢?李靖起身,拉着红佛女回房休息了,年老依旧恩爱,真是让人羡慕嫉妒不已啊。
我们习惯了用结果去反推以前的决定是否正确,李靖此时保持中立绝对是明智的,原因就在于他此时的地位极高。拜尚书右仆射,封代国公,又是宰相又是国公,这就是传说中的出将入相,但是并不准确,应该是出帅入相。李靖有的可不是将才,那是帅才。
不管是支持李世民还是李建成做皇帝,对李靖的地位根本没影响,就算有从龙之功又如何?难道还能让李靖做太子不成?他已经位极人臣了,所以完全没必要冒险,只需站李渊的队伍就行了。更何况不管是谁做了皇帝,总是还有战争的,那李靖依然会被重用。
李靖当年想要告发李渊谋反,后来李渊做了皇帝,导致李渊从不信任他;李靖没参与玄武门之变,结果李世民做了皇帝。虽然贞观年间更是战功赫赫,但是惧怕功高盖主,不打仗就在家装死。作为大唐第一名将,后来的凌烟阁功臣中排名靠后就可见一斑了。
后世人觉得李靖有些憋屈,运气也差了点,甚至认为少了些政治眼光。其实不是,李靖是忠于皇帝的,先是隋炀帝,后是李渊,只是这两人全是倒霉蛋、不争气,才让战神憋屈了些。
离开战神家里的李世民,略带一些遗憾,不过李世民也不是没收获,至少知道了李靖的态度是中立。在朝堂遍布李建成的人时,还能中立已经算是帮忙了。
李世民带着亲卫往回赶,虽然过了宵禁,但是对亲王殿下来说永远都是白天。
李靖不成,还有李世绩。
次日一早李世民就派人去李世绩家投去了拜帖,就好像一个优秀的商务一般,虽然明知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依然要去试一试。
还是黄昏时分,李世民带着亲卫直奔曹国公府,也就是李世绩的府邸。到了宵禁时,李世民才离开李世绩府邸,但是李世民依然没有多少失望。
跟李靖的态度一样,李世绩保持中立。其实原因跟李靖完全相同,李世绩已经位极人臣,无论谁做皇帝对自己的地位丝毫没有影响。
李世绩本名徐世绩,字茂公,在隋唐演义中以道士身份出现,是诸葛亮、刘伯温一类的智囊人物。投降大唐之后李渊赐姓李,所以改名叫李世绩,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为了避讳改名李世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