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山货生意

张雨墨将野猪肉分给村民们,自己留下了大半。看着大家脸上久违的笑容,他心里也暖洋洋的。

“雨墨啊,这肉太香了,我家孩子都好久没吃过肉了。”李大婶抱着一大块肉,眼眶有些湿润。

“都是乡里乡亲的,应该的。”张雨墨摆摆手,“不过大家听我说,以后单纯打猎可能不是长久之计了。”

黄麻子凑过来:“咋了?”

张雨墨从怀里掏出一张报纸:“我从县里带回来的,上面说很快就要实行动物保护法,到时候打猎就不那么容易了。咱们得想别的办法。”

村民们围过来,大多数人不识字,只能听张雨墨念。

“我琢磨着,咱们可以进山采木耳、黄花菜,还有一些药材。这些东西城里人需要,价钱也不错。”

话音刚落,人群中就炸开了锅。

“这不是投机倒把吗?”老村长摇头,“当年谁干这个不得挨批斗?”

“就是啊,万一被抓起来怎么办?”

张雨墨早就料到会有这种反应,他把报纸举高:“大家看看,这是人民日报,上面明明白白写着支持个体经济,鼓励改革开放。现在不是以前了。”

村民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第一个表态。

这时候,黄麻子站了出来:“我信雨墨的,他从来不会害咱们。再说了,现在连公社都改成乡了,说明真的在变。”

“我也跟着干。”一个年轻的后生举手,“反正穷成这样,还能更坏到哪去?”

有了带头的,又有几个胆子大的村民表示愿意试试。

第二天一早,张雨墨带着黄麻子和几个村民进了山。深秋的大山层林尽染,各种山货正是最好的时候。

“你们看,这木耳长得多好。”张雨墨指着树干上黑乎乎的东西,“城里人把这当宝贝呢。”

大家采得起劲,不到半天就装满了好几个麻袋。张雨墨还用猎枪打了几只野兔和狍子,这些在城里也是抢手货。

回到村里,张雨墨找到同村的李叔借了辆牛车:“李叔,借车用用,回来给您带点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