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拜师宴(第2页)
来年七八月左右,你便结束县学的课程。
到时可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到附近的州府游学,结识其他学子,交流探讨经验。
下半年,到县衙辅助文书事务。
最后半年,侧重策论,多练往年真题。
大致的安排便是如此,具体如何,得看你这边的节奏来。”
“还是老师想的周到,只是弟子现在的学习,似乎遇到了瓶颈,想要往上走,却无法冲破那层壁垒。”
进县学第一年,他似乎没有这种感觉。
相反,如同晒干的海绵,不停地汲取水份。
从这个学期开始,他就感觉自己进步很慢,课程的内容,过滤之后,能汲取的养分也不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像有东西在挡着你,不让你走。 但你的力量又无法撼动。
“这是每个学子都会遇到的问题。”谢知县说,“若是无法冲破这道壁垒,便无法再进一步,这也是为何有些人,考了一辈子都不中的原因。
这也是为师叫你去游学的目的所在。
阅历和见识增长了,有些东西自然就迎刃而解。
所以你也不必焦虑,待水到渠成那日,自会冲破这道屏障。”
沈淮点点头。
厚积薄发。
只要力量达到了,自会冲破屏障。
“平时有什么想法,或者有什么不明的地方,随时到县衙找为师,只要为师有空,定会同你探讨。”
这个时候,管家过来敲门,“大人,晚膳备齐了,还请您和沈公子移步膳厅用膳。”
晚饭很丰盛。
鸡鸭鱼肉都安排齐了。
桌中嵌着小红炉,炉上置着砂锅,锅中炖着羊肉。
“恭喜大人今日收得佳徒。”管家一边布菜一边笑着道喜,“大人,您是不是还没告诉沈公子,他是您的首徒啊?”
沈淮听言,十分惊喜。
“老师,管家说的是真的吗?”
“的确如此。”谢知县心情不错的说道,“所以,为师打算给你办个拜师宴,也好让大家知晓,你已拜我为师。
到时,为师再传信回京,告知亲朋。
待县学休沐,你回去告知家人一声,我们在选个日子,把这事给办了。”
…
三日后,县学休沐。
沈淮回到家中,将谢知县收自己为徒一事告知家人。
沈七刀和沈继业几人一听,开心的不行。
“哎哟,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啊。”沈继业语气激动,“爹,我们沈家这次是走了大运了。
之前我去县城,就听周山说,咱们现在的知县大人,家世不简单,而且又姓谢,搞不好还是京城大族出来的。”
一听是京城人,黄氏和林氏几人,瞬间多了几分敬畏。
毕竟,京城是皇城,天子脚下。
普通老百姓天然敬畏。
“名师出高徒,三郎将来肯定前途无量。”沈月兴奋道,“有了知县大人的指导,两年后的乡试,三郎肯定能中。”
沈杏‘哇呼’的跳起来,似乎已经预见那一天了。
“我们家三郎真出息。”林氏笑得合不拢嘴,“都拜知县大人为师了,等拜师宴一过,还不知道羡慕多少人呢。”
黄氏也很开心,但她更关心另一件事,“三郎,知县大人平时对你严格吗?”
“老师很好说话的,也不会给弟子设立条条框框。”沈淮见家人开心,心情很好的道,“老师知道我要参加下届的乡试,还给我做了详细的规划。
我现在看的书籍,大多是老师动用人来给我寻来的。
这些书籍,很少外流,书肆都没有卖。
而且拜师当天,老师还送了我两座山头和一百亩旱地作为拜师礼。”
话一出,大家一脸震惊。
“你们看。”沈淮拿出地契。
沈七刀率先接过地契一看,神情非常激动。
“真的是两座山头和一百亩旱田。”
沈月和沈杏直接‘哇’出声,比沈淮这个当事人还兴奋。
“不愧是高门大户出来的人,出手就是阔绰。”
高兴之余,问题也来了。
“大人出手大方,那我们家拿什么回礼?”
黄氏的话一出来,大家逐渐冷静下来。
“老师收我为徒之前,肯定知道我们家的情况,只要我们拿出诚意来,老师不会介意东西贵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