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魁首文书(第2页)
若是书肆办不到,他们也会退还银钱,不用担心他们坑钱。”
姓王的学子突然一脸谄媚,“沈兄,你之前的真题,我愿意出一天十文的租金,租借你几天,不知你意下如何?”
不等沈淮回答,赵学子就先跳起来,“一套真题一二两银子,你借一天的功夫就能把真题抄录下来,当沈兄傻子啊?”
王学子瞬间尴尬起来,“我没这个意思。”
“呵,算盘都崩到沈兄的脸上去了,当我们眼瞎呀。”孙学子看不惯对方的算计,“王兄,做人不要太精明了。”
“我……”
“别你啊我的,你什么心思我们大伙儿知晓,不用解释。”又有人出来说话,“你想便宜点大家理解,但花十文钱抄下真题,想的也太美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学子被说的没脸,灰溜溜的走了。 “沈兄,你别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我们就算跟你借,也不会让你吃亏的。”赵学子一脸正义道。
“多谢诸位的好意。”沈淮朝大家拱手,“其实同窗之间,互相借阅书籍很正常,但把别人当冤大头的,就很伤感情。”
“沈兄说的是,礼尚往来才是长久之道。”
很多人点点头,非常赞同此话。
“除了刷真题,沈兄可还有别的小技巧?”
“技巧谈不上。”沈淮坐回自己的位置,“去年的品书宴上,你们都看过‘齐民要术’,里面涉及农事的方方面面。
有人说,此书对科举助力不大,对此书嗤之以鼻。
我的想法,却与之相反。”
大家的视线,一下子集中在沈淮身上。
顾舟看沈淮的眼神,更是有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之前,他觉得自己很聪明,沈淮不过是运气好。
可意识到自己的狭隘之后,却发现沈淮远比自己想的要聪明得多,而这种差距,是他怎么努力也追不上来的。
尽管岁考他是第二,但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沈淮强他很多。
顾舟接受了这一事实,可心里或多或少,还是忍不住去比较。
要说嫉妒,谈不上,若说不介意,也没有。
总之,面对沈淮,他的心绪还是有点复杂的。
“愿闻其详。”顾舟开口。
沈淮不答反问,“你们觉得,在沙漠中能收获果实吗?”
“沙漠普遍没水,应该不能的吧?”有人说。
“兄台这么想的时候,此题便无解。”沈淮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乡试之所以难度比院试难度大,是因为它更注重知识的运用。
尤其是策论,很多涉及民生,所以我们要学会跳出问题框架,再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
顾舟很快理解沈淮的意思,“你的意思是,题目问什么,我们就把自己带入其中,设身处地的去看待问题。
而‘齐民要术’,有相关的解决之法。”
沈淮笑了,“不愧是顾兄,一点就通。”
旁类触通。
齐民要术中,没有治理沙漠的办法,但里面有土地利用、植树造林相关技术,还有水资源的利用。
只要运用得当,未必不能增强土地抗沙。
‘如何在沙漠中收获果实’一题,他就是按这个思路解答的。
怎么治理沙漠,能否种出果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思考,你的方法,你对知识的运用,得让别人感受到。
“那我知道此题怎么解了。”顾舟朝沈淮拱手,“多谢!”
语毕,转身离开教室。
趁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沈淮一句‘告辞’,便走了出去。
“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啊?”有人还是没想通。
“答案就藏在‘齐民要术’,我们赶紧去藏书阁,晚了就抢不到了。”
大家一哄而散。
出了教室,一个个往藏书阁的方向跑。
手快有,手慢无。
书架上的几册‘齐民要术’,不过片刻功夫,就被借光了。
没接到的学子,急匆匆的出县学,直奔墨香阁而去。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
甲班学子的反常,很快被其他人知晓。
“快,公告栏第二题的答案在‘齐民要术’里,大家快去书肆。”
“沈淮亲口所言,不会有错的,快冲!”
“为了魁首文书,冲啊。”
在宿舍里讨论破解之法的陶行简、林致远、梁岸几人,听到消息后,各自对视了一眼,然后匆忙的离开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