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县试3(第2页)
“沈叔,有看到我的名字吗?”魏渠急声问道。
“看到了,小渠,你也过了。”沈继业很激动,“你们五个都过了。”
这时,魏渠舅舅才从里面出来,“阿渠,你过啦,你跟小淮都过了。”
魏渠的脸,瞬间开出灿烂的笑容。
“太好了,我们五个都过了。”王宇川激动的走过来,“沈淮,陶师兄,我们几个要不要去酒楼吃一顿?”
“明天还有考试,我就不去了。”陶行简开口,“等考完第五场,再去也不迟。”
“也行。”
看完名单,大家各自回去温书。
第二场的流程和考试时间跟第一场一样,沈淮排队进考场时发现,考生明显少了很多。
县试第二场称之为初覆。
四书文一篇,孟子性善论一篇,帖经两题,算术题一题。
看到算术题,沈淮挑了一下眉毛。
算术题和律法题,都是在最后一场出现的,而且还是附加题,看主考官的意思,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现在出现,完全是送分题。
沈淮笑了一下,立即写下答案,接着开始答帖经题和四书题,最后是孟子的性善论。
检查无误后,交卷。
考棚里冷,沈淮不愿多待,这次他依旧是第一批。
魏渠和王宇川四人很快出来,都说第二场题目不难,有信心通过。
结果还真是,他们五人都通过了第二场。
县试第三场叫再覆。
五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义《孟子.梁惠王上》篇中的关注名声、重视农业的内容,限二百字内。
考题比之前的难。
五经题出自《尚书》,“明良”之论,有何启示。
这里的“明良”,强调帝王贤明,臣下善良,二者相互配合,答题时需要引出这种关系的重要性,还要借历史典故来支撑论点。
答题思维跟四书题方式还是有点区别的,这里涉猎较广,需要从多方面来论述。
而且涉及到的层次更深。
沈淮捋好思路就下笔。
因为篇幅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要简练,观点要清晰,论证要充分。
最后是以“桃花”为题赋诗一首。
这类型的诗,沈淮练过不少,所以也没花费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