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艨艟斗舰,壁垒森严 (第2页)
玄镜台下辖的工坊,在糜氏财力的支持和我的技术指导下,虽然也建造了一些实验性的船只,并在材料学、结构力学上有所突破,
但无论在规模、数量,还是整体的协同运作、后勤保障上,与眼前这支成建制、经历过实战考验的庞大水师相比,都还显得太过稚嫩和渺小。
江东水军的优势在于其“体系”。
这是一个经过孙策、孙权两代人苦心经营,依托长江天险,针对水战特点,不断优化完善的庞大军事体系。
从战船的设计建造,到士卒的选拔训练,再到指挥官的培养任命,都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
他们对长江水文的熟悉,对水上协同作战的精通,是久经战阵磨砺出来的宝贵经验,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复制。
而我的优势,则在于“点”上的突破。
更先进的冶金技术、更精密的机械设计、更科学的训练方法、更高效的情报系统……
这些“点”上的优势,如果能巧妙地融入江东水军这个“体系”之中,或许就能产生难以估量的化学反应。
但这需要时间和机会,更需要取得足够的信任。
“陆先生,这边请,韩当将军正在前方等候。”
一个略显粗豪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转过头,看到一名身着校尉服饰的军官不知何时已来到鲁肃身旁,正恭敬地对他和我行礼。
鲁肃向我介绍道:“这位是丁奉丁承渊,公瑾麾下得力将领。”
“见过陆先生。”丁奉抱拳,目光锐利地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并无过多表情。
“丁将军有礼。”我亦还礼。
丁奉,历史上也是东吴名将,此刻看来年纪尚轻,但已透出一股干练沉稳的气质。
在丁奉的引领下,我们穿过一片正在进行陆上队列操练的区域,来到了一个视野开阔的江边高台。
高台上,几名将领簇拥着一位身材魁梧、面容黝黑、颌下留着短须的老将,正对着江面指点着什么。
老将身披铁甲,腰悬佩剑,虽已年迈,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浑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悍勇之气。
“末将(下官)参见韩老将军!”鲁肃和丁奉上前行礼。
那老将转过身,目光如电般扫过我们,最后落在我身上,声音洪亮如钟:
“这位想必就是来自刘豫州麾下,对水战颇有见地的陆子明先生了?”
鲁肃连忙介绍:“老将军,这位正是陆昭陆子明先生。子明先生,这位便是我江东宿将,韩当韩义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