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啃月亮 作品

第551章 静待时机,智激公瑾(第2页)

——他们是否真的如我所料,在水营布防或粮草转运上出现了可以被利用的破绽?

等待石秀那边传来关于“猛火油”初步试制成功,以及“千里镜”改进型(用于远距离观察)小批量样品完成的消息。

这些,才是我“智激”公瑾的底牌。

这几日,我表面上波澜不惊,每日除了必要的应酬,便是在住处读书、习字,偶尔也会登上庐江边的山丘,眺望长江,仿佛在感受这片土地的气息。

但实际上,我的精神高度集中,时刻留意着玄镜台通过隐秘渠道传递来的每一条信息。

加密的短笺如同不见踪影的飞鸟,悄然落在我的手中。

最新的消息显示,曹军确实在加速整合荆州水师,但磨合问题严重,指挥体系混乱,部分降将心怀不满,小规模的冲突和怠工时有发生。

同时,由于兵力急剧扩张,后勤压力巨大,粮草转运确实过度依赖襄阳至乌林一线的水路,且沿途防御布置仓促,存在薄弱环节。

这些情报,正在一点点印证我的推断,也为我下一步的行动,积累着越来越有力的“弹药”。

而来自徐庶和糜贞那边的消息则显示,“暗线”人员和物资的转移非常顺利,核心的崇文馆学者、技术骨匠以及玄镜台的核心成员,都已经安全抵达预定地点,并开始在糜氏商会的掩护下,建立新的据点和工坊。

石秀也传来了好消息,“猛火油”的小批量试制已经成功,威力远超预期,虽然产量有限,但作为奇兵突袭,效果惊人。

“千里镜”的改进也取得了突破,观察距离和清晰度都有显着提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便是周瑜的态度,以及一个合适的“智激”时机。

就在我反复推敲着各种方案,耐心等待最终情报确认的时候,诸葛亮派人前来,邀我过府一叙。

我心中了然,看来这位卧龙先生,也准备要有所行动了。

再次来到诸葛亮的住处,他依旧是一身素雅的葛布长袍,神情平静,仿佛之前的“舌战群儒”并未发生过一般。

屏退左右后,他亲自为我斟茶。

“子明先生,这几日观江东气象,有何感想?”

他微笑着问道,目光清澈,却仿佛能洞察人心。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我端起茶杯,轻轻吹散氤氲的热气,

“柴桑看似平静,实则战与降的较量,已到了关键时刻。孙将军心中已有计较,但似乎还在等待最后的决心。”

“子明先生所言极是。”

诸葛亮颔首道,

“曹操势大,江东内部意见不一,主公(刘备)势单力薄,欲促成联盟,非有雷霆手段不可。”

他顿了顿,看向我:“亮这几日思虑,欲成此事,关键在于一人。”

“都督周公瑾?”我接口道,心中暗道果然。

“正是。”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周公瑾少年英才,执掌江东兵权,深得孙将军信任。

其人虽有傲气,却亦有担当。

若能令其彻底坚定抗曹之心,则联盟大事可定矣。”

“孔明先生可是已有良策?”

我问道,想探探他的口风。

诸葛亮微微一笑,却不直接回答,反而道:

“亮闻周公瑾素有大志,且与孙策将军情同手足,对江东基业极为看重。

曹操南下,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其欲效仿王莽篡逆之心,昭然若揭。

若江东归降,孙氏基业毁于一旦,公瑾岂能甘心?更何况……”

他话锋一转,声音低沉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