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联盟初定,使命待行(第2页)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曹操大军号称八十万,兵锋已临长江,声势骇人。
此等压力之下,若无强有力之外援以为臂助,并有能言善辩、洞悉利害之使者,亲赴柴桑,当面说服我家主公与江东群臣,恐怕……联盟之事,变数极大。”
鲁肃这番话,说得极为恳切,也点明了问题的关键。
他不仅需要回去游说,更需要刘备这边派出一个足够有分量、有能力的人,去“临门一脚”,彻底打消孙权和江东主战派的疑虑,压制住投降派的声音。
会客厅内一时陷入了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主公,以及他身旁的诸葛亮和我。
谁都知道,这个人选,必须具备超凡的智慧、胆识和辩才,才能在江东那复杂的政治漩涡中,完成这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主公眉头紧锁,显然也在权衡。
他看向诸葛亮,又看向我,眼神中带着询问。
我知道,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到了这个关键的节点。
诸葛亮的出使,是演义中的经典桥段,也是促成孙刘联盟的关键一步。
虽然我的存在改变了很多细节,玄镜台也提前做了诸多铺垫,
甚至鲁肃对我的认可度也超出了历史,
但“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这些标志性事件所能带来的外交影响力和对江东内部的震慑力,仍然是无可替代的。
尤其是在“明面”上,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的首席军师,他的亲自出使,更能体现刘备对联盟的诚意和决心。
此刻,并非我争功之时。
我的舞台,一部分在江东的暗处,一部分则在更长远的未来。
就在我思索之际,诸葛亮已然心领神会。
他从容起身,对着主公和鲁肃,微微躬身,朗声道:
“主公,肃先生所虑极是。江东人心未定,确需遣使前往,晓以利害,坚定其抗曹之心。
亮不才,愿担此重任,赴柴桑一行,面见吴侯,说服群僚,以促成孙刘联盟大计!”
他的声音清朗而自信,带着一股运筹帷幄、舍我其谁的气度。
这番主动请缨,既显担当,也符合他目前的身份和众人的期待。
主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脸上露出了欣慰和信任的神色,他用力点头道:
“好!有军师亲自前往,备无忧矣!江东之事,便全权托付于军师了!”
关羽和张飞脸上也露出了敬佩和期待的表情。
显然,在他们心中,诸葛军师出马,定能马到成功。
鲁肃见状,更是大喜过望,连忙起身对着诸葛亮长揖:
“孔明先生愿亲赴江东,实乃江东之幸,亦是天下之幸!有先生出马,联盟之事,可定矣!肃在此先行谢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