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啃月亮 作品

第527章 第七章 :不幸之幸,核心尚存(第2页)

“翼德将军,”

我的目光投向站在不远处,一身血污、煞气未消却眼神坚毅的张飞,

“当阳桥头,一声喝断,威震曹胆,为大军争取宝贵生机,此乃万幸之三也!”

“子龙将军,”

我看向身形挺拔、虽显疲惫却目光锐利的赵云,

“万军之中,舍生忘死,救护幼主,保全主公血脉,忠勇无双,此乃万幸之四也!”

接着,我看向身旁的诸葛亮和徐庶:

“军师孔明,运筹帷幄,辅佐主公;军师元直,殚精竭虑,襄助军务。吾等谋臣智囊,亦皆在此,可为主公分忧解难,此乃万幸之五也!”

最后,我微微挺直胸膛:

“纵然兵卒折损泰半,然主公与诸位将军、谋士,皆安然无恙!

此,方是我军真正的根基所在,是东山再起的希望所系!

兵,可以再练;粮草,可以再筹;城池,可以再夺!

唯有人才,尤其是主公与诸位栋梁之才,才是千金不换、失不再来的根本!”

我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逻辑的力量和刻意营造的信心,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主公怔怔地听着,他顺着我的话语,目光一一扫过关羽、张飞、赵云,又看了看我和孔明、元直。

他的眼神中,原本被绝望填满的空洞,似乎开始重新聚焦。

是啊,虽然士兵损失惨重,但这些跟随他多年的兄弟、新近倚重的智囊,这些真正构成他这支流亡队伍核心骨架的人,竟然……都还在!

这确实是黑暗中的一丝光亮,是绝境中的一线生机。

我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主公可还记得,当初在新野、樊城布防之时,昭曾屡次建议,当分兵扼守要隘,明暗结合,互为犄角,尤其水陆并进,不可偏废?”

我刻意提起了之前的布防建议,但巧妙地模糊了细节,只强调了“分兵”、“水陆并进”、“明暗结合”这些听起来符合常规军事部署的词语。

我知道,主公当时理解的“分兵”,更多是基于传统据点防御的考虑,与我真正的“双轨计划”天差地别。

但他此刻在巨大的冲击和悲伤之下,加上眼前核心团队确实得以保全的“事实”,很容易将这两者联系起来。

“当时昭以为,曹军势大,正面硬抗,恐难持久,当预留后路,分散风险。

故而力主云长将军统领水军,独立行动,以为策应;

又建议子龙将军统率精骑,负责中军护卫与机动接应……”

我继续解释着,将关羽水军的及时出现、赵云能够冲阵救主,都或多或少地归因于这些“早有预见”的安排。

当然,我绝口不提那条真正隐秘的、由石秀、糜贞等人负责的“暗线”。

主公果然陷入了沉思。

他似乎在回忆当初在新野议事的情景。

当时他对我的某些建议或许不完全理解,甚至有所保留,但最终还是部分采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