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玄镜密语,鱼翔浅底(第3页)
他们还在为“明线”的未来而担忧,为如何在这绝境中求得一线生机而苦苦思索。
看着他们,再想想刚刚确认安全的“暗线”,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在我心中升起。
一边是损失惨重、前途未卜的“明路诱饵”,一边是完整保全、生机勃勃的“暗线根本”。
这种反差,既让我感到一丝对“明线”众人的愧疚,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独立发展、两手准备策略的正确性。
若非如此,此刻的我,恐怕早已和他们一样,彻底陷入绝望和被动的境地,只能将所有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运气和江东孙权的“仁慈”之上了。
但现在,不同了。
虽然眼前的局面依旧扑朔迷离,曹操大军随时可能追来,夏口能否容身,联孙能否成功,都还是未知数。
但我的心中,已经有了底气。
我有了可以依仗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
这股力量,将在未来的某个关键时刻,成为我撬动整个棋局的支点。
“子明,你在想什么?如此出神?”孔明的声音将我从思绪中拉回。
他不知何时停下了与主公的交谈,正看着我,眼神中带着一丝探寻。
我迅速收敛心神,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和凝重,微微摇头道:
“没什么,只是在想,抵达夏口之后,我们该如何应对刘琦公子那边复杂的人事,以及……曹军水师若是追来,这江面之上,怕是也难保万全。”
我刻意将话题引向当前的困境,表现出一个谋士应有的忧虑。
孔明闻言,点了点头,认同道:
“子明所虑极是。江夏虽有长江天险,但刘琦公子初掌兵权,内部未必稳固。且曹操水师实力亦不可小觑。我等确实需要早做打算。”
元直也睁开了眼睛,接口道:
“夏口并非久留之地。当务之急,是尽快说服刘琦公子,并立刻遣使赴江东,促成孙刘联盟。唯有如此,方能与曹操抗衡。”
他们的讨论,又回到了“明线”的策略上。
我适时地加入讨论,提出一些关于如何与刘琦周旋、如何选择使者、如何措辞说服孙权的建议,表现得与之前并无二致,甚至因为心中大石落地,思路反而更加清晰,提出的建议也更显周密。
没有人察觉到,就在刚才短短的一瞬间,我的内心经历了一场怎样的狂风骤雨,又迎来了一片怎样的雨后初晴。
玄镜密语,如鱼翔浅底,无声无息,却已改变了水下的流向。
这盘棋,虽然依旧凶险,但我手中,已经悄然多了一张足以改变全局的底牌。
我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江水依旧奔流不息,前路依旧迷茫。
但我的心中,却已燃起了一簇更加明亮、也更加坚定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