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密报飞至,景升魂归(第2页)
确认四周并无异常,我按照事先约定的程序,从内部打开了一道仅仅能够容纳一只手臂伸入的狭小暗格。
外面那人影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是迅速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物件塞了进来,然后,几乎没有任何停留,他的身影便如同融入黑暗的影子一般,悄无声息地退去,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整个过程,快得如同幻觉,没有一句言语交流,甚至连眼神的接触都没有。
这就是玄镜台的运作方式——绝对的隐秘,极致的高效,以及深入骨髓的纪律性。
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和优化,确保情报传递的安全与迅速。
我迅速关闭暗格,重新锁好石门,拿着那个入手微沉的小物件,回到了灯下的桌案前。
小心翼翼地解开外面包裹的油布,里面露出的,是一个用特殊蜡封密封的竹筒。
蜡封上,印着一个极其细微、需要借助灯光仔细辨认才能看清的兰花图案
——这是锦瑟亲自设定的最高密级标识之一,代表着情报来源绝对可靠,且内容事关重大。
我仔细检查了蜡封的完整性,确认没有任何被动过的痕迹。
然后,我从怀中取出一枚造型奇特的铜片,将其对准蜡封上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凹槽,轻轻一旋。只听“咔哒”一声微响,蜡封应声而裂,露出了里面的竹筒盖。
这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加密,只有特定的钥匙才能在不破坏蜡封主体的情况下将其开启,确保了信息在中途不被截获或篡改。
屏住呼吸,我打开竹筒,从中倒出一卷用极薄的特制绢帛写成的信纸。
绢帛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黄色,触手柔韧,上面用一种只有我和少数几个核心成员才懂得的密码写着寥寥数行字。
我凑近灯火,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读。
每一个字符,都像是一把小锤,重重地敲击在我的心上。解读的过程并不复杂,但我的心跳却在不自觉地加速。
当最后一行字被解读出来时,整个信息清晰地呈现在我的脑海中:
“景升已殁。时:今日午时。蔡、张已控襄阳内外。公子琦危。北使在途。速决。”
短短二十余字,却字字千钧,如同九天落下的惊雷,在我耳边轰然炸响!
刘表……终究还是死了!就在今天中午!
尽管对此早有预感,但当这确切的消息摆在眼前时,我依然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比我预想的,似乎还要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