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波澜骤起,徐州应对(第2页)
议事厅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烛火燃烧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我打破了沉默,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诸位,乌巢一失,粮道被断,主将投敌,袁绍主力败亡已成定局。官渡之战,曹操胜了。这意味着,北方即将一统于曹操之手。”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加重了语气:“这对我们徐州而言,既是机遇,更是空前绝后的挑战!”
“机遇在于,”我伸出一根手指,“袁绍覆灭在即,短期内,北方再无力量可以威胁我徐州南境。曹操也需要时间消化胜利果实,整合河北之地,处理袁氏残余势力,以及可能存在的内部问题。这将为我们赢得一段宝贵的战略缓冲期。”
“然而,挑战更为严峻!”我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前所未有的警示意味,“一旦曹操彻底平定北方,其实力将空前膨胀,远非昔日可比。届时,坐拥中原、河北之地的曹孟德,下一个目标会是谁?放眼天下,除了偏安江东的孙权,以及尚在观望的荆州刘表,首当其冲的,恐怕就是我们这块夹在中间、兵力钱粮皆不充裕的徐州!皇叔的基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我的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原本因袁绍败亡而可能产生的一丝轻松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危机感。
“子明所言极是。”糜竺率先开口,这位富商出身的别驾,对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曹操若得河北,则势成吞天。徐州虽有山河之固,但夹于强邻之间,若无万全之策,危矣!”
孙乾也点头附和:“缓冲期虽有,但必不长久。我等必须未雨绸缪,早做应对。”
二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我的身上。我知道,此刻,我必须给出一个清晰、可行,且能凝聚人心的方案。
我走到悬挂的堪舆图前,指着徐州的位置,然后指向北方的黄河,再指向东南的长江。
“应对之策,我认为可分三步走:”
“其一,固本培元,加速内强。”我沉声道,“‘深挖洞,广积粮’之策,必须提升到最高优先级,刻不容缓!糜别驾,孙从事,钱粮征募、仓储建设、农垦水利,要不遗余力,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提升我徐州的自持能力。”
糜竺、孙乾齐齐拱手:“谨遵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