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事务繁杂,分身乏术(第2页)
军政两务,已经压得我喘不过气。然而,还有一块日益庞大、也日益关键的领域,在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我更多的时间和心神——那就是玄镜台。
最初建立玄镜台,是为了在乱世中拥有一双看得更远的眼睛,一对听得更清的耳朵。如今,随着我们在徐州的立足,以及外部威胁的加剧,玄镜台的网络已经如同藤蔓般蔓延开来。不仅覆盖了徐州全境,监控内部异动,更深入到了曹操、袁绍、袁术、孙策乃至荆州刘表的核心区域。探子、细作、坐商、游侠……形形色色的人,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源源不断地将情报汇集到这里。
书房的角落里,另有一只上锁的黑漆木箱,里面存放的,便是玄镜台的核心密报。每日清晨和深夜,我都会抽出固定时间,亲自处理这些关系生死存亡的信息。
拿起一份刚由信鸽送达、经过特殊药水浸泡显影的密报,上面是关于曹操军中几位将领私下对徐州态度的记录。另一份,则来自江东,描述了孙策近期整顿内部、厉兵秣马的动向。还有一份,细致地描绘了陈登父子近期的异常接触和言论……
这些情报驳杂、真伪难辨,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去伪存真、交叉验证、综合分析。有时候,一条看似不起眼的消息,背后可能隐藏着惊天的阴谋;而一份看似详尽的报告,也可能只是对手精心设计的圈套。分析判断之后,还要下达指令:或继续深挖,或保持静默,或采取行动。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无数人的性命,甚至改变整个徐州的命运。
更让我感到压力的是玄镜台自身的管理。随着规模的扩大,人员的招募、培训、考核、忠诚度维持、经费的调拨、联络点的设置与安全、情报传递渠道的加密与更新……所有这些都需要严密而细致的管理。石秀虽然忠诚可靠,执行力强,但在大局观和信息处理的深度上,尚不足以独当一面,承担起整个玄镜台的运转核心。我需要一个能真正替我分担,甚至在我无暇顾及之时,能够独立判断、做出正确决策的副手,或者说……一个能够执掌这面“玄镜”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人,必须具备几个近乎苛刻的条件: 其一,绝对的忠诚。 玄镜台牵涉太多机密,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这个人必须是我能够以性命相托之人,其忠诚不容置疑。
其二,超凡的智慧与洞察力。 情报工作千头万绪,需要极高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能从蛛丝马迹中洞悉本质,看穿迷雾。
其三,缜密的心思与极强的韧性。 处理情报需要极度的细心和耐心,不能放过任何细节。同时,也要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挫折和危险时保持冷静。
其四,深刻的理解力与决断力。 要能理解我的战略意图,领会指令的核心,并在关键时刻,基于有限的信息做出果断而正确的决定。
其五,低调与隐秘。 这个位置不能是抛头露面之人,需要甘于在幕后,守口如瓶。
我下意识地在脑海中排查着身边所有可用之人。军中的将领们,如云长、翼德,勇则勇矣,却非此道中人。糜竺、孙乾等文臣,长于政务,却未必擅长这诡谲隐秘的谍报工作。玄镜台内部的骨干,虽各有长处,但似乎总缺少那么一点统揽全局的气质和让我完全放心的绝对信任感,玄镜台是我于此乱世得以立身的关键秘密武器,其存在尝不能公之于众,甚至......玄德公那里也不能透露丝毫,如此一个秘密组织,所获权利之大,掌握在我手里,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猜疑。全权交予主公,然在此乱世,若无一完全听从自己的情报组织,那么于我而言,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将会多了更多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