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啃月亮 作品

第262章 言谈间的灵光:山地运具的构想(第2页)

他将石块置于一块稍高的土块上作为支点,用木棍的一端轻轻一压,另一端便轻易地将一块稍重的碎石撬起。

“此为杠杆之力。” 他说着,又拿起两块带有简单刻痕的木片,模拟齿轮啮合转动的样子,“此为齿轮之用。”

做完这些简单的演示,他站直身体,目光重新投向我,而这一次,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一种属于创造者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激情与自信。

“府君请想,” 他的语速比之前稍快了一些,带着一种难以抑制的热忱,“若能制一器物,不依赖于庞大畜力,亦非仅凭人力死推硬拉……”

他伸出双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勾勒一个无形的模型:“此物之结构,仿效牛马行走之姿,其内部机巧,则妙用杠杆与齿轮之原理。”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类似腿部交替前进的动作,又用手指模拟着内部构件的联动:“使其‘腿足’能够交替前行,如同步履;其‘腹内’,则藏有机关,利用推力或某种持续的动力源(此处他并未明说),通过齿轮与连杆的传递,将力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并巧妙地调整重心,适应崎岖不平的路面。”

他的描述越来越具体,虽然没有图纸,没有实物,但那生动的比划和充满感染力的言语,已经在我脑海中初步构建出一个奇特的形象——一种并非血肉之躯,却能模拟生物行走,依靠内部机械力量前进的运载工具。

“如此一来,” 他的声音带着笃定,“此种‘运具’,或可在山地、丘陵、泥泞等车马难行之处,承载相当之重物,稳定前行。而驱动它所需之力,无论是人力推动,或是其他助力,理论上将远小于驱动同等载重的寻常车马,尤其是在爬坡越坎之时,其优势将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