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啃月亮 作品
第19章 关键物证:来自水底的谜题(第2页)
而是一个小巧的、约莫巴掌大小的黑色木匣,以及几枚形状奇特的青铜令牌。
木匣的材质似乎是某种坚硬的乌木,入手沉甸甸的,表面被打磨得十分光滑,但因为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边角处已经有些微微起翘。
匣子没有锁孔,但严丝合缝,似乎是用某种特殊的榫卯结构扣合在一起。
在匣子的顶盖上,清晰地刻着一个图案——正是那个我在“鬼面案”现场符箓旁见到过的、蔡琰也曾描绘过的神秘符箓!
只不过,这个刻在木匣上的符箓,线条更加流畅有力,细节也更为清晰,透着一股古老而诡异的气息。
而那几枚青铜令牌,则更加奇特。它们并非寻常官府或军队使用的样式,形状不规则,有的像弯月,有的像火焰,有的则像某种扭曲的兽爪。
令牌的表面同样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细小而古怪的符号,与木匣上的符箓同出一源,但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这些符号排列组合毫无规律可循,既不像任何我所知的文字,也不像普通的装饰图案。
我和蔡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困惑。
“这……这是什么?”蔡琰忍不住伸手轻轻触摸了一下那冰凉的青铜令牌,眉头紧锁,“这些符号……我从未见过。它们看起来……像是某种……密文?”
“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拿起一枚弯月状的令牌,仔细端详着上面的符号。
这些符号笔画扭曲,结构奇特,有的如同纠缠的藤蔓,有的仿佛跳动的火焰,有的则像是某种昆虫的肢体。
它们排列紧密,毫无章法,乍看之下,如同天书一般,令人头晕目眩。
我尝试着打开那个乌木匣子,但它扣合得异常紧密,我用尽了力气,也无法找到开启的机关或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