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开导(第2页)

李世民道:“下一次后世那些乱七八糟的词汇,你就以这种形式解释给你家老爷子听。”

李承乾:……

皇帝的脸皮厚度,真的是超乎想象。

“咱们先说一个问题,你只是试着改良稻种,为什么要把杂交水稻作为标准呢?就像之前朕问你,为什么大唐造不出高科技武器,你说人才还是其次,生产力水平限制,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

那个杂交水稻,在你来的时代都是高科技玩意儿,你为什么要忽视生产力和基础设施条件,把杂交水稻作为你改良稻种的标准呢?”

李承乾愣住,是啊!他只是试着改良粮种,怎么就把杂交水稻做标准了?

“你来时的时代杂交水稻的种植成了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让你觉得它不稀奇,可你这个不稀奇只是庶民受益结果的不稀奇,而不是稻种价值的廉价,你下意识忽略了它的来历本就是普通人高不可攀的。”

李承乾恍然大悟,他所享受科技成果,在未来司空见惯,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科技本身的廉价,离开了那个生产力条件,哪怕是最老的大哥大,其中蕴含的技术也是高不可攀的。

“臣明白了,谢陛下提点。”

皇帝今日同他说得这番话,李承乾下意识看向座上的君王,竟好似是爸爸在开导他。

“陛下若在未来,肯定是个心理学大师。”

李世民哈哈一笑,看着李承乾道:“心理学三个字,朕听懂了,又不完全懂。承乾,君王驭人之术驭的就是人心,没有贬损你的意思。你是当局者迷,若今日为育种发愁的是李象,你开导李象不会比朕差的。

人,总会沉溺在自己为自己创造的世界,别人说了也不听,听了也不改,吃了亏才知道后悔莫及,万幸你是个听劝的好孩子。”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重新燃起斗志:“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臣都去试一试。”

李世民道:“大唐现在的水稻亩产最高也才三百来斤,朕也知道大唐和后世不能比,不说亩产过千。你往上提二十斤,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就有了,提五十斤那就是一个人两个月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