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孤身赴任(第2页)
林海阳点头,“谢谢,我适应得快。”
车子停在市政府招待所门口,一名工作人员迎上来帮他提行李,并引导他入住。房间不大,但干净整洁。林海阳放下包,简单洗漱后躺在床上,闭上眼,脑海里浮现的是昨夜和小奕缠绵的画面,还有一家四口围坐餐桌的温馨场景。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必须尽快进入状态。
第二天一早,他准时出现在市政府会议室,与班子成员见面。会议室内气氛平静,但林海阳能感觉到一些微妙的目光。大家对他的到来似乎并不意外,但也没有太多热情。
会上,常务副秘书长张启明简要介绍了当前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林海阳认真听着,不时做笔记。会后,他主动找了几位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发现不少人对政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执行上更是敷衍了事。
当天下午,他调阅了近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文件。翻看过程中,他发现一份关于企业转型的报告,内容详实,问题分析到位,但解决方案却空泛无力,甚至有些地方明显是应付了事。
他皱眉问身旁的秘书:“这份报告是谁写的?”
秘书迟疑了一下,“是经信局提交的,具体起草人我不太清楚。”
林海阳点点头,没有再多问。他合上文件,起身走到窗边,望向远处那些老旧的厂区,心中隐隐有了一个念头:如果连这些基础工作都做不好,谈何发展?
接下来几天,他陆续走访了几家企业,发现大多数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缺乏转型升级的动力。有的企业负责人甚至直言:“我们不是不想改,是没钱,没人,也没方向。”
林海阳意识到,这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的问题。他在走访企业和暗访排污区域后,深刻意识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支持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他当即责令相关部门对企业问题和排污情况展开调查处理。
座谈会上,气氛一度紧张。有企业代表提出,希望政府能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更多扶持,但也有官员表示财政压力大,难以提供实质性帮助。
林海阳没有打断他们,而是耐心听完每个人的意见,随后才开口:“我知道大家都有难处,但如果我们现在不做点实事,未来只会更难。我建议设立专项扶持基金,优先支持那些有潜力、有意愿转型的企业。同时,我们可以联系省里的专家团队,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一位副局长皱眉道:“林市长,这事恐怕需要省里批准。”
“那就尽快上报。”林海阳语气坚定,“我不是来当摆设的,是要解决问题的。”
会后,他亲自打电话给省发改委的一位老同事,请对方帮忙协调资金支持。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才说:“林哥,你知道现在财政紧得很,能批下来的可能性不大。”